淮安谱写生态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时间:2018-12-20 07:35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默认

水懂我心,自然淮安。运河之都、历史文化名城、周总理故乡——淮安,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拥有2200多年建制史。古代,作为漕运枢纽、盐运要冲,盛极一时,是京杭大运河上的璀璨明珠;如今,四河穿城,五湖镶嵌,碧水清波,古道绿坡,田园如画,以水为脉,以文兴城,融南汇北,串景成链,正崛起江淮间。“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盛景逐步再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淮安抢抓“一区两带一枢纽”建设战略机遇,紧紧依托城水相依、水绿相映的生态禀赋优势,以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旅游资源体系、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全力唱响“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生态旅游品牌,向着打造独具生态文旅水城魅力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坚实迈进。

紧扣全域战略 开启旅游发展新征程

2016年,全市接待游客261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8.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15.6%;2017年,接待游客2934.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57.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15.8%;2018年1-11月,接待游客达到3026.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8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16.5%。这是近年来淮安把发展全域旅游上升到发展战略层面后交出的成绩单。

淮安旅游资源丰富,共有国家等级景区41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6家。2016年,淮安市被原国家旅游局确立为全国首批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金湖县、盱眙县、洪泽区、淮安区、清江浦区五县区相继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紧接着,淮安市政府出台《淮安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并于同年12月召开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明确了加快推动淮安旅游全域化发展的新方向。市政府同步出台《淮安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旅游投资与消费的意见》。2018年4月,淮安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域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淮安市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淮安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奖励办法》等文件。一系列重磅文件的出台,凸显了全域旅游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淮安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一座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生态水城,淮安最鲜明的特色就是“绿”“水”“文”,这是发展全域旅游不可多得的独特优势。立足“绿”“水”“文”,围绕新方向,淮安确立了市区历史文化休闲核;环洪泽湖旅游圈、环白马湖旅游圈;运河文化体验旅游区、西游主题乐园旅游区、盱眙森林静养旅游区、金湖水乡逸养旅游区、淮涟田园颐养旅游区“一核两圈五板块”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在这一顶层设计的指引下,5个入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县区,根据各自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加快推进龙头项目和旅游公共服务建设,逐渐将区位优势转化成现实的旅游卖点。至此,淮安全面开启了旅游发展质量由低到高,服务水平由粗到精,文化内涵由表及里,富民成效由隐到显的新征程。

聚力改革创新 注入旅游发展新活力

中国漕运城、华强方特等龙头项目渐次开工,运河旅游度假区、白马湖旅游度假区正在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龙宫大白鲸创成国家4A级景区,水上森林创建国家4A级景区通过省暗访;中国漕运城、西游记文化体验园、白马湖旅游度假区、美丽蒋坝休闲旅游度假区、金湖水上森林休闲旅游度假区、老子山休闲度假温泉小镇等6个项目获批全国优选旅游项目;洪泽蒋坝河工小镇入围第二批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单位;盱眙天泉湖星空小镇、金湖荷韵小镇入围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单位……淮安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渐行渐快。

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象不仅是产品结构。近年来,淮安共新改建旅游厕所182座,周恩来故里景区、金湖荷花荡景区、洪泽湖古堰景区、盱眙铁山寺、涟水五岛湖旅游区、刘老庄当年农家等国家3A级以上景区甚至是乡村旅游点也都配备了“第三卫生间”。淮安连续两年被原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称号。

厕所革命仅仅是淮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的内容之一。“除了做好产品、服务供给侧改革外,还要做好‘点’‘线’‘面’文章,让全域旅游‘活’起来。”淮安市旅游局局长朱永兴说,当前,淮安一方面尽快提高对外通达性,通过建设高铁、开通航班,把淮安和更多的城市、景区相外联,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市、县集散中心和淮乡驿站三级旅游集散体系。

“清明螺,赛肥鹅。”近年来,洪泽蒋坝炒火了一盘不起眼的小螺蛳,每年清明节前后,前往蒋坝尝鲜的游客络绎不绝,吃螺蛳,赏河工风情。一个创意引爆了当地旅游,尝到了创新带来的甜头。这只是是创新给淮安旅游注入活力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旅游综合治理上,淮安积极探索“1+3+N”(1个旅游委员会+旅游警察、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巡回法庭+交通、住建等多个涉旅部门融合)现代旅游治理机制,尝试建立适合全域旅游格局和时代特点的体制机制,从过去的行业单打独斗、部门单一管理过渡到党委和政府统筹推进、综合管理的新格局,有效缓解综合产业和综合监管与原有体制之间的矛盾。此外,市场培育、投资方式、智慧营销等方面,淮安也频出创新之举。

不难看出,改革创新,已成为淮安全域旅游建设的核心关键词。据了解,接下来,淮安将加快推进旅游管理体制、产业发展机制、旅游消费制度三个维度的改革,加速培育旅游业创新发展、领先发展的“淮安模式”,为淮安旅游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推动融合发展 厚植旅游业态新模式

一个印有孙悟空的冰箱贴让孩子爱不释手,爸妈顺势带其游玩龙宫大白鲸,游览吴承恩故居,进一步了解、体验西游文化。小小的冰箱贴成了串联起数个景区的文化符号,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这是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一个不能再小的缩影。如果说特色旅游产品“盱眙龙虾”“洪泽大闸蟹”“淮安茶馓”“非遗蛋雕系列”“西游天团”等具有淮安特色的伴手礼带有淮安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烙印,尚属“旅游+文化”的范畴,那么融入大运河文化、还原即将再现运河盛景的里运河文化长廊、漕运博物馆、正在建设的漕运城;展现了不一样乡愁的洪泽蒋坝河工小镇、盱眙天泉湖星空小镇、金湖荷韵小镇等旅游风情小镇项目的推进,则展现了由“旅游+”到“+旅游”的华丽转身。

今年11月,2018CBSA洪泽美式9球国际公开赛在洪泽老子山温泉山庄举办,潘晓婷等体育名将在这里切磋技艺,这已经是该地第四次举办国际体育赛事,观国际高端赛事、赏洪泽大湖美景、沐天然养生温泉、品美味鲜香湖鲜,已成为国内外诸多游客不得不来的理由。“体育+旅游”的业态新模式大大延伸了产业链,拓展了产业面。

这都折射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活力。在全域旅游建设中,淮安着力通过“美丽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旅游”“生态文明+旅游”“教育+旅游”“体育+旅游”“文化传承+旅游”等的融合,已经或正在形成以沿黄河故道、沿洪泽湖古堰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以淮扬主题宴、盱眙龙虾宴、洪泽湖鲜宴等为串联的河湖美食产业链以及旅游演艺、文化创意街区、文创旅游特色商品等文化旅游产品、洪泽温泉安养等康养度假产品,引领和带动旅游产业链延伸、产业面拓展。通过“+旅游”形成综合新产能,发挥旅游业对繁荣优秀传统文化,对农业、教育、文化等优势资源产业的拉动、融合、催化、集成作用,形成地方经济消费、社会发展新燃点、旅游业态新模式。

从改革开放之初仅有一座“城南公园”可称之为景点,到如今的触目皆景,景景相连,带动产业融合发展,40年来,淮安旅游发展取得成就让人侧目,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淮安旅游发展更是驶入快车道。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淮安加快旅游高质量发展,其力已聚、其势已成、其时已至。淮安上下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舍我其谁的担当品质,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努力把全域旅游的宏伟蓝图和美好愿景变成淮安大地上的现实画卷,向着把淮安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迈进,谱写淮安新时代崛起江淮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