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邹振球委员:
您提出的《推动居家养老体系建设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居家养老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建议
您的建议很好,这几年来,随着养老形势的不断变化,我们一直在规划、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4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全面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各类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该文件全面实施后,我省养老服务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为了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2017年,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深度融合,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监管到位、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改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努力实现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的精准对接,到2020年,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街道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建设,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短期照料以及配餐、送餐等服务。今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重点任务和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实践和研究工作,科学制定阶段性的实施计划和目标,不断推进全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推进信息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建议
我国老年人口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三大特征的快速发展态势,国家也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出要养老、医疗、服务三方面相互衔接,建设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工作要求,我们积极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顶层规划设计、智慧养老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一是加强智慧江苏顶层设计规划。省经信委出台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我省实施意见(2017-2025),制定了智慧江苏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政策文件,并组织各设区市制定出台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及全省重点领域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计划。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智慧江苏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等重点信息化工程和项目建设,切实解决老龄化社会和养老等社会各方最关心最现实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化“互联网+民生服务”应用,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推动互联网向民生服务领域渗透。二是健全智慧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推动11个设区市建成“智慧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社区”被《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介绍经验。持续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工程,省内2300余家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全部接入统一业务管理系统,8大类140余项信息全面纳入系统管理与监测。建成“虚拟养老院”等信息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95家。
针对您的建议,下一步,将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信息化养老建设。一是进一步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养老机构管理信息平台应用,大力发展虚拟养老院,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建设,构建老龄人口决策支撑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建立完善养老、医护、康复等相衔接的信息共享协同机制。二是深入开展智慧健康养老推进工程。完善人口健康信息网络与数据中心,基本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全覆盖,建成省、市、县的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推广“健康江苏”云服务计划,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推行“虚拟养老院”和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建设,发展老龄人口决策支持服务体系。三是推动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等智慧民生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与应用,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养老、医护、康复等相衔接的信息共享协同机制。推广智慧社区便民服务,发展面向家政、养老、社区照料和病患陪护的信息服务体系,鼓励社区服务应用创新,探索社区服务O2O模式,提供“一网式”“一站式”综合服务。
三、关于将信息化技术与健康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建议
当前,我省正在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在健康养老服务中的应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利用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依托家庭医生系统,为居家、社区养老人群提供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功能监测等,对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老人实施紧急救援和及时有效转诊。二是组织医疗机构开展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三是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开展网上预约、线上支付、在线随访、健康咨询,以及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针对性,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积极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健康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健康养老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养老服务业的宝贵建议,希望得到您的继续关心、关注,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业体系建设。
江苏省民政厅
2018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