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407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加强我省智慧社区建设的建议)
时间:2018-06-20 10:26 来源:江苏省民政厅 字体:[ ]

杨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智慧社区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方向,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基础工程。2013年,民政部发布了《关于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市层级建设和部署,在街道(乡镇)层级统一应用,全面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和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开发应用。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新型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把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家庭综合应用平台,丰富家庭信息服务列为重点任务。同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明确了我国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总体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同年8月,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智能建筑与智慧社区服务的模式。

一、近年来我省对智慧社区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省民政部门指导各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信息化建设,促进社区信息资源互通融合,推动基层治理和服务创新。各地主要采取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在设区市层级筹划部署和建设,在街道(乡镇)、城乡社区层级统一应用的社区信息化建设运行模式。南京、无锡、苏州、扬州、镇江等地根据各地特点和实际,相继开展适合本地社区管理服务需求的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并积极开发个性化的社区服务微信公众号、移动APP等,利用信息化手段联通融合社区人口、民政、卫生计生、社会保障等服务资源,大力提升社区为民服务效能。此外,通过推进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工作,指导各地开展社区信息平台建设和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南京市通过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了“多网单点登录、窗口一口受理、全区有限通办”。苏州工业园区集中整合事务类业务系统、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撑,拓宽线上服务渠道,构建了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减轻了社区工作者的负担,方便了百姓实时办事。

(二)探索发展智慧物业。全省各地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业服务企业认真落实省政府文件要求和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展智慧物业的实践探索。比如扬州市以“智慧物业”项目为突破口,用智慧物业的大平台凝聚起政、企、商三方资源,为物业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为社区治理模式探索了新路径。泰州市积极开展智慧物业微信通,把物业服务和行业监管搬到手机上,实现了借助互联网开展社区物业治理,运用手机微信服务群众,用“一张网”、“云平台”、“手机端”构建起政、企、民互动机制,为全省推广智慧物业管理提供了成功经验。一些大型物业服务企业主动顺应时代发展和业主需求,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O2O等先进网络信息技术及理念,推进物业的智能化管理,努力寻求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

(三)培育智慧社区电子商务。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 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和《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社区电子商务。2016年11月,商务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质检总局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促进居民便利消费的意见》,对发展社区电子商务进行了明确部署。省商务厅坚持把发展社区电子商务作为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鼓励引导社区商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社区商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完善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同时,组织开展省级电商示范社区创建试点工作,确认了30个社区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社区创建试点单位,鼓励其先行先试,积累发展经验,为创建国家电商示范社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二、智慧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

(一)社区政务办理条块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社区政务办理和信息化系统条块分割、各成系统、难以整合。以社区政务和公共事务办理为例,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般设有4个以上的窗口分别办理党群、民政、社保、就业、残联等各部门业务,各条线职能部门的窗口在信息化上各自开发系统、自成体系,有的部门系统是国家部委或省级统一下发的,有的部门系统保密管理、采用专门电脑和专线连接。各职能业务之间流程孤立、互不衔接。为了达到工作流平台的统一,社区不得不采用“一电脑多系统”、甚至“一窗口多主机”的方式给居民办理各类政务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二)社区基础信息数据较为缺乏。社区信息数据是智慧社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当前城乡社区还缺乏当地人口、地理、房屋等基础要素的详细数据,即使有部分数据也停留在纸质档案,尚未完全数字化,也较难及时更新。另一方面,各个职能部门在社区各自采集、汇总、录入相关基础数据,社区层面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数据交换平台作支撑,信息不能共享,严重影响社区管理服务效率和智慧社区效果。

(三)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当前,各级高度重视智慧社区建设,各地智慧社区建设主要采取政府主导的模式,但是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特别是缺少大型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的直接投入和参与。“政府主导,统包统揽”的现状没有改变,服务市场化程度较低、社会力量、企业力量、居民力量参与智慧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没有得到激发和提升。

三、全方位多角度推进我省智慧社区建设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社区建设的政策引领和统筹推进。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治理与服务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完善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省信息化领导小组、省商务厅、省民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质监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促进居民便利消费的实施意见》,通过以上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我省今后智慧社区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二)多角度扎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具体工作。坚持突出共建共享、逐步互联互通,以“互联网+社区政务”建设为核心和基础,加强“互联网+社区”、“互联网+物业服务”、“互联网+社区电子商务”等重点任务,继续从多角度多层级不断加强智慧社区建设。一是推进“互联网+政务”进社区。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省政务审批部门将大力推进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试点先行、效应引领、全域复制”的原则,在前期权力事项省市县“三级四同”的基础上,梳理乡(镇)、村(社区)两级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先行先试,交流工作方法、解决难点和堵点,打造样板、复制经验,确保工作链条的连续性和深入性。年底前,实现80%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建成政务服务统一门户,50%具备条件的村(社区)建成网上服务站点,做到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精准化。同步推进实体大厅标准化建设,提升窗口人员的工作态度、服务质量,积极推进线上线下平台融合发展。二是加强“互联网+社区”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治理与服务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覆盖城乡社区(村),逐步将社区(村)政务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接入办理,促进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联动。促进“互联网+社区便民服务”,鼓励各地根据本地特点,开发满足本地需求的社区信息化便民服务,推动利用社区信息平台发展社区面向儿童托管、居家养老、文体活动、家政服务、社区电子商务等互联网信息服务,鼓励引导企业探索互联网线上服务和线下实体相融合的便民服务模式。发展“互联网+居民自治”,鼓励各地通过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社区APP等等社区信息媒介,做实村(居)务公开和监督、引导社区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深化社区协商、组织邻里互助,有效拓展互联网时代社区民主的实现形式。三是推进“互联网+物业服务”。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提升社区物业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苏省“十三五”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规划》要求,省住建部门将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多元化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物业”的深度融合和产业延伸,探索物业管理与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引导企业逐步改变单纯依靠物业管理费盈利的传统模式,在保洁、绿化、安保和设施设备维护保养等服务之外,增加信息咨询、房屋中介、家政服务等附加服务,带动物业管理全行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在节能减排、智能家居、安防监控、停车服务等方面的物业服务智慧化,提升“智慧物业”在社区治理与便民服务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四是发展“互联网+社区电子商务”。省商务部门将积极培育社区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居民便利消费。构建社区电商综合服务体系。围绕服务民生,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支持社区自建,或与大中型电商平台企业共建社区电商综合服务体系,面向城乡居民提供社区消费、家政服务、远程缴费、教育培训等电商服务,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商圈。促进电商平台拓展社区业务。鼓励有实力的电商企业向社区延伸,促进社区传统商业“互联网+”改造,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支持苏宁云商、汇通达等综合电商平台,南京云厨1站、苏州食行生鲜等垂直电商平台深入社区拓展O2O业务;鼓励和支持社区传统连锁商业零售网点对接电商平台,开展线上业务。此外,继续深入开展社区电商示范创建工作,鼓励和支持试点社区创新发展,先行先试,创建一批省级电商示范社区,并在省级电商示范社区中择优推荐国家电商示范社区。

(三)努力强化智慧社区建设的数据基础。省级相关部门正在着力加强社会治理大数据的统一采集和政务公共大数据的交换共享机制建设,为今后智慧社区建设奠定了数据基础。着力推进基层社区信息统一采集。开展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着力建设统一的、融合各职能条线部门业务需求的社区基础数据采集、流转系统和机制。通过网格员以标准地址为依据,对网格内公共基础信息、部门条线基础信息、以及其他专业信息,进行采集录入、更新维护、核实确认。推动政务公共大数据交换共享建设。目前,省信息中心(省大数据管理中心)正在牵头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以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为核心的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完成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下一步将积极推动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接入,推动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并与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互联互通,打破信息交换的壁垒,争取实现国家、省、市三级“网络通、数据通、应用通”。

感谢您对我省智慧社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民政厅

                           2018年6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