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尹建炉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缓解老百姓‘看病贵’难题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结合省物价局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健康是幸福之基,深化医改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着手,破解“看病贵”难题也成为各级各部门推进医改工作的主攻点和突破口。近年来,我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改进医疗服务模式等,努力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患者看病就医负担。
一、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一是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稳步推进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降低部分检查项目、磁共振扫描(MRI)、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诊断性项目价格,提高了诊察、护理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自2013年启动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试点起,至2015年已实现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全覆盖。二是出台我省《关于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贯彻意见》,从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改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体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比价关系、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加强医药价格监管等方面明确了19项具体工作任务,为进一步深化我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奠定了基础。三是出台《江苏省公立医疗机构病房床位价格管理办法》《关于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护理收费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江苏省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改革文件,大力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各项重点任务落地开花。
二、组织开展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全面推行政府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组建集中采购机构,搭建服务省、市、县三级架构的药品采购与监管平台,不断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机制。一是规范开展药品集中采购。我省分别于2009年、2011年、2015年开展三次集中采购,其中2011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中标产品与政府制定的零售指导价相比平均下降59.79%,省增补目录内中标产品下降42.66%。2015年以来,我省启动实施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采取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全程监控等改革措施,用量大和用量小药品目录的省级平均入围率为54.51%,价格平均降幅为18.04%,今年5月底,各设区市将全面执行新一轮药品采购结果,群众用药负担将明显减轻。二是不断扩大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一方面,开展以省为单位的血管介入等六大类高值医用耗材采购。我省于2014年2月出台《2014年江苏省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启动以省为单位的血管介入等六大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在对采购目录实行标准化,统一名称、分类和编码基础上,根据耗材采购特点,坚持多种采购方式并行,采取公开招标、独家产品谈判、邀请招标和询价采购、备案采购、跟标采购、备选采购等多种方式,满足临床医疗需求。同时大胆探索,创造性地采用了省市联动、分级负责的集中采购新模式,提高医疗机构在集中采购中的参与度。经过省级评审,血管介入等六类产品中标价格平均下降19.80%,市级价格谈判在此基础上又下降0.3个百分点。自2015年3月1日起,实现全省医疗机构网上日常采购。另一方面,开展以市为单位的骨科等五大类高值医用耗材、普通类医用耗材和检验检测试剂采购。自2017年4月部署集中采购工作以来,各地克服困难,积极开展集中采购,今年2月各设区市已基本实现中标结果上线采购。通过开展以市为单位的集中采购,医用耗材采购价格大幅下降:南京市骨科等五大类高值医用耗材入围产品平均降幅45.01%,最高降幅达92.36%,普通类医用耗材及检验检测试剂集中采购入围产品平均降幅为14.9%,产品最高降幅达96%。泰州市骨科等五大类高值医用耗材平均下降30.18%,部分产品降幅达50%以上,普通耗材及检验试剂平均降幅为22%,部分产品降幅达40%。苏州等其他地市也实现价格联动,大幅压缩了采购价格。三是强化日常采购监管。针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出台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配送积分考核管理办法,建立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和责任约谈等制度,有效促进企业诚信履约,保障药品和医用耗材正常供应;针对医疗卫生机构,出台药品采购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和药品备案采购、配备使用等相关政策措施,并通过督导考核等措施,有效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日常购销行为。
三、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一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合理施治,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2017年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例数14.5万例,完成路径率90%。二是积极推行日间手术。原省卫生厅、省人社厅、省物价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日间手术按病种付费试点进一步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意见》,并配套下发《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血栓性外痔等12个日间手术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治疗费用。目前,全省200家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推行血栓性外痔等20个日间手术病种,共实施日间手术9.6万例,让患者得到了更多实惠。三是规范药品、耗材临床应用。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印发肿瘤治疗药物及辅助治疗药物、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相关文件,强化合理用药、合理使用医用耗材管理。四是实行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通过互认减少医学检验检查重复人次635万,累计医疗患者节省医疗费用5.8亿元。2017年,全省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涨幅均低于5%的控制要求。
你们提出的建议很中肯,也很有建设性,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纳。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努力减轻患者看病就医负担,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一是进一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加快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采取分批分类的方式,逐步完善我省检验、康复、精神卫生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方式,试点将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权限下放至设区市级,进一步筛选适宜作为市场调节价管理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深化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推动按病种、按床日、DRGs等收费方式改革,逐步减少按项目收付费的数量。二是深入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强化采购监管,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外省市的招标结果,动态调整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保持我省价格在全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三是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重点控制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行为,强化合理用药和药物耗材临床应用管理,落实医疗机构内控制度,科学测算、合理确定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功能定位公立医疗机构的控费目标,杜绝“一刀切”和“突击控费”行为。
感谢你们对卫生计生工作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