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赵春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专利质量的建议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知识产权事业的关心,现结合我省知识产权发展实际答复如下:
提升专利质量是我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专利稳量提质的要求,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完善提升专利质量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专利创造“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难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明确战略导向。2016年,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十三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在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知识产权创造从量的积累向量质并举转变的战略导向,要求坚持数量布局、质量取胜,在保持知识产权产出快速增长的同时,把提升质量和效益贯穿知识产权创造的全过程。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省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实施方案》在主要目标中明确,知识产权产出质量显著提升,在主要产业领域形成一批核心专利、知名品牌和精品版权。
二、强化政策引导。近年来,我省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质量提升工程要求,先后出台了《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实施方案》《专利发明人奖励办法》以及《关于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根据总体要求和部署,2017年,全省各设区市完成了新一轮的专利资助政策调整,逐步向高质量授权发明专利、国(境)外专利倾斜。省级财政资助国内授权发明专利中,资助高质量专利同比增长51.9%,资助国(境)外专利同比增长45.2%。对荣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的96项专利给予了1920万元奖励,对10项省专利项目奖金奖、50项优秀奖给予了80万元奖励。
三、培育高价值专利。2015年以来,省知识产权局在省财政厅支持下,大力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合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加快培育高价值专利。同时,指导无锡、苏州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截止2017年,已建成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27家,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42家。前二批中心建设成效明显,培育期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3269件、发明专利授权1330件、PCT专利申请399件,专利产出数量实现翻番,产出质量明显提高,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四、实施强企行动计划。2016年,省政府出台《江苏省知识产权强企行动计划》,通过实施“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互联网+知识产权工程”、“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工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着力培育一批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促进企业高质量专利产出。2017年,培训知识产权工程师2315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893人,引导2403家企业参与贯彻国家标准,贯标企业总数超过9000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进一步调整优化项目组织方式,突出企业在项目中的主体地位,确保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切实得到提升。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培育工作, 完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培育认定办法,推动企业向价值链、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形成一批高价值专利和行业标准。
总体来看,“十二五”以来,我省知识产权快速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专利质量不断提高,但对照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主要表现在: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偏弱、高质量专利产出不足,专利转化运用不够,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滞后。
下阶段,我省将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部署要求,聚焦更高发展质量,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理念,推动专利产出稳量、提质、增效。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2018年,将进一步扩大全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规模,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计划新建10家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开展高价值培育示范中心绩效评价,打造高价值专利培育“样板”。进一步完善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指导更多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布局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专利,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加快培育高质量专利。
二是进一步优化落实专利政策。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全省专利资助政策,逐步取消申请阶段资助,指导市、县(市)知识产权局调整完善资助政策,形成省、市、县错位支持的政策体系,避免重复资助。研究制定授权发明专利维持阶段的普惠性支持政策,不断提高有效发明专利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三是进一步加强专利产出质量监测。建立健全专利申请质量动态监测机制和信息反馈联动机制,对接国家专利申请质量信息监测体系,探索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专利统计发布制度,在专利产出定期通报中增加专利视撤视放、转移转让、放弃失效等数据。加强对非正常专利申请的监管,建立信息反馈和工作约谈机制,切实减少低质量申请。
四是进一步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推动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建立 2-3支特色产业子基金,形成常态化投资机制,引导知识产权向重点产业集聚,尽快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产品,进一步深化与中国银行、江苏银行、江苏信用再担保公司、人保财险、平安财险等机构合作,打造一批“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示范平台,探索建立“园区+平台+担保+银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
五是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贯彻落实《江苏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引导代理机构贯彻《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加大优秀机构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托管服务等方式,促进优质机构与企业、园区、高校院所等对接。发挥国家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审查员人才资源优势,支持国家高新园区建设一批审查员实践基地,促成专利审查资源与园区产业、企业深度对接,帮助企业开展专利挖掘,促进高质量专利产出。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2018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