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136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大力支持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拥抱互联网的建议)
时间:2018-07-06 10:42 来源: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字体:[ ]

马金芳等代表:

您和代表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拥抱互联网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实体经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是我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证。我厅高度重视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工作,着力把科技人才引入到企业,把科技政策落实到企业,把创新资源集聚到企业,同时,运用“互联网+”手段,把优质服务覆盖到企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支撑。

1、完善政策和激励机制,推动人才向企业流动。加快构建企业主导引才用才的政策体系,着力引导我省丰富的人才资源流动到企业。省委印发《关于聚力创新深化改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从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5个方面提出26条政策措施,并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人才向苏北、基层一线和特殊行业流动,对于到苏北地区工作的人才实行倾斜政策,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着力让我省人才发展迈向“有高原更有高峰”的新境界。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科技创新“40条政策”),其中涉及人才激励的政策达8条,实现了用人单位自主权、工资分配制度、人才引进制度、人才分类评价和创新创业门槛“5项突破”,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积极组织第三批推荐工作,2017年我省共有104人入选科技领军人才,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6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48名,入选总数位居全国省份第一。做好省“双创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2017年共立项支持省“双创博士”(科技类)224人,“双创团队”64个,省拨人才经费近3亿元,为增强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提供了人才支撑。在此基础上,加大对苏北人才引进支持力度,自2004年开始实施苏北发展急需人才引进计划,每年支持资金3000多万元,对在苏北工作或开展自主创业的人才予以补助。开展“科技副总(企业创新岗)”试点,累计柔性引进近650名专家教授到苏北企业担任技术副总,提升苏北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完善科技计划申报管理机制,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探索省科技计划(资金)项目科学管理新模式,提高管理水平,鼓励企业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在较高平台上开展技术创新。着力构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全流程规范管理体系,确保项目实施的公平公正。在申报指南制定阶段,广泛征求各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专家和企业意见,明确项目支持范围。在项目申报阶段,依托省科技厅官方网站、“江苏科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公开发布申报通知,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在项目评审阶段,严格按照厅科技计划项目评审要求遴选评审专家,执行专家回避制度,保证专家轮换率和省外专家比例,并实现小同行专家评审。项目评审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水平的评估,不限名额、行业和企业规模。在立项阶段,实行拟立项项目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同时,充分发挥科技计划项目的引导带动作用,确立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产业化目标明确的科技计划项目以企业为主体实施。“十三五”以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和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共立项690多项,省拨项目资金27亿元,其中企业作为实施主体的项目超过90%。

3、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我省丰富的科教与人才资源,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人才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有效及时得到转化和实际应用。通过举办活动推动产学研合作,2017年,我省组织产学研专项对接活动3642次,参与企业数33498家次,签约项目6604项,有效对接了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供给。通过搭建平台助推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和高校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校企联盟”,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和人员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支撑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落户江苏,实现校地融合,2017年,我省支持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在我省新建20个新型研发机构,安排省拨经费1.72亿元,带动新增投入超20亿元,为高校科研院所弥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短板、协同开展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截至目前,我省已经实现了中科院所有应用类研究所和一流高校与我省合作的全覆盖,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等各类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与载体4000多个、“校企联盟”12000多个,每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20000项,有8万多名专家教授常年活跃在创新创业一线,为加速企业承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营造了良好环境。

4、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政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财政税收政策普惠性激励作用,扩大政策覆盖面,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启动省科技型创业企业孵育计划,采用“孵化机构+创业项目”综合支持的方式,在对孵化机构进行绩效评估的基础上,2017年,对15家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强、服务绩效良好、在本行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的孵化机构进行奖补,省拨资金6000万元,推动孵化机构提升孵化能力,加大对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支撑水平。会同省财政厅制定《江苏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省级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根据企业研发投入情况,给予5%-10%的普惠性财政奖励,2017年全省6300多家企业获省级奖励总额近11亿元,绝大部分受惠企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小升高”计划,建立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采用因素法分配省级培育资金,将入库培育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占比作为重要因素,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其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入库企业中,科技型小微企业占比达80%以上。在此基础上,会同税务部门加大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2017年全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等所得税税收减免超过400亿元,提升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5、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优化对企业服务水平。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搭建网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破政策、资源和技术供需端信息的不对称,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精准度。一是搭建技术产权交易线上服务平台。把线上服务平台建设作为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构建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技术转移体系,加快打造全国领先、国际有影响、“永不落幕”的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平台开发了“找技术、找企业需求、找专家、找资金、找服务”五大模块,满足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资本、创新人才、创新合作和创新成果的需求。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9万个,点击量超42万人次,汇聚各类信息数据超过200万条,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供给信息。二是建设科技厅“政务服务旗舰店”。根据省政府有关部署,我厅积极按照统一的建设标准和接口规范在江苏政务服务网上开设“旗舰店”,将“实验动物许可证审批”、“科学技术奖励”等所有科技厅行政权力事项在“旗舰店”集中上线,实现各业务系统一站式登录、一站式办理,并做到办理进度实时更新,提升企业网上办事效率。三是构建省创新创业政策集中发布平台。自2015年国家启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以来,各级政府和部门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创业者在各类政策支持下快速成长的同时,难免存在对最新政策了解不及时、对种类繁多的政策应接不暇的情况。在省推进大众创新创业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共同推进下,我省构建省创新创业政策集中发布平台,设置“创业阶段、创业要素、创业地点”板块,分门别类集中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载体检索、投融资对接、技术交易、培训辅导、管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增值服务。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发布各类政策超1600条,确保创业者对最新双创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提升创业成功率。

衷心感谢您和代表们对我省实体经济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厅将认真吸收借鉴您的意见建议,加快推进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线上服务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技术,有效整合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的各种优势资源,构建“金融、知识产权、成果”三维度的创新大数据系统,打造面向企业的大数据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对企业技术转移转化需求的服务,支持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希望您和代表们一如既往继续关注江苏科技事业,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18年6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