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662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加强企业科技研发资金投入问题建议的提案)
时间:2018-07-06 10:44 来源: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字体:[ ]

郑丽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企业科技研发资金投入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不仅是衡量企业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地区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省科技厅高度重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把科技政策落实到企业,把创新资源集聚到企业,把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为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营造良好环境。

1、落实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2016年,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科技创新“40条政策”),为最大限度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提供了政策支持。我厅深入贯彻省政府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普惠性激励作用,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的内在动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实施“千人万企”、“百院百校”专项行动,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创新“40条政策”解读工作,累计发放政策辅导资料13.5万册,分级分类培训企事业单位24380家,发布政策信息36000多条,咨询服务、解答问题近万家次,重点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方面的政策解读,确保基层科技部门和企业对科技创新“40条政策”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同时,大力推动政策落实,会同省财政厅制定《江苏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省级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根据企业研发投入情况,给予5%-10%的普惠性财政奖励,2017年全省6300多家企业获省级奖励总额近11亿元。在此基础上,会同税务部门加大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所得税优惠等科技税收减免超过350亿元,极大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2017年,全省研发投入总额超过2250亿元,超过85%的研发投入来自企业,企业已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

2、集成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带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充分发挥科技计划项目的引导带动作用,支持企业在较高研发平台上开展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未来网络与5G通信、云计算与大数据、纳米材料、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2017年部署实施170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省拨资金2.5亿元,推动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培植核心竞争优势。围绕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产品,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支持企业突破中试瓶颈,实现重大战略产品产业化,占领高端市场,2017年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138项,省拨经费9.72亿元。“十三五”以来,以企业为主体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和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20项,省拨项目资金26亿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228亿元,项目资金撬动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例近1∶9。在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带动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数占比已位居全国第一。

3、加快推动科技金融相结合,拓宽企业研发资金来源渠道。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建立省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构建以“首投、首贷、首保”为重点的投融资体系,引导创投、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拓宽企业研发资金来源。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苏科贷”低息信用贷款407亿元,支持5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苏科投”引导天使投资机构、创投机构累计向330家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投入13.3亿元,为其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资本支撑;“苏科保”带动保险机构向400多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超150亿元的科技创新风险保障。同时,会同江苏证监局开展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遴选了1398家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纳入培育库,通过支持其上市题材项目研发,为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加速其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并利用资本市场为企业研发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支撑企业通过研发抢占技术制高点。截至目前,累计有107家培育企业成功上市,416家培育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其中2017年上市的48家企业首发募集资金231亿元,有力支撑了企业研发投入。

4、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我省丰富的科教与人才资源,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人才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过搭建平台助推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和高校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校企联盟”,为企业研发人员进入高校开展研究、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创造了良好环境。通过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支撑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落户江苏,实现校地融合,2017年,我省支持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在我省新建20个新型研发机构,安排省拨经费1.72亿元,带动新增投入超20亿元,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开展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了平台。通过高层次人才流动实现产学研合作,从全国高校院所选派十批共5000多名“科技镇长”到乡镇和街道等任职,支持1561名专家教授受聘企业兼任“科技副总”,指导基层创新管理和企业技术创新。截至目前,我省已经实现了中科院所有应用类研究所和一流高校与我省合作的全覆盖,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等各类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与载体4000多个、“校企联盟”12000多个,每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20000项,有8万多名专家教授常年活跃在创新创业一线,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成果转移转化搭建了平台。

5、推进科技计划放管服改革,强化项目资金使用事中事后监管。优化省科技计划(资金)项目管理,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管理的意见》,强化项目资金使用的事中事后监管。实行科技项目资金“痕迹化”管理,以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为依托,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和中期检查、验收审计等环节的全过程信息进行在线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和高效。强化项目经费日常审计监督,制订出台《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审计实施办法》,完善审计流程,引入社会化中介机构力量参与审计,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公正性。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职责,对财政专项资金在分配、管理及绩效情况等方面实行审计全覆盖,同时在国有企业审计中强化对研发资金使用及绩效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应审尽审、有审必审,促进财政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强化科研信用管理,以科研信用记录为依据,加大对项目申报中弄虚作假、联合中介机构包装项目骗取科技资金等失信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发现的失信行为,按信用管理有关规定采取通报批评、暂停拨款、终止执行、追回已拨资金、取消申报资格等措施进行严肃处理。

衷心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厅将认真进行吸收借鉴,一是进一步加大创新政策宣传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千人万企”、“百院百校”专项行动,组织企业科技政策辅导员和高校院所科技政策专员主动把创新政策送上门,提高政策宣传精准度。同时,通过政务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科技政策面上宣传,让企业全面了解政策、认真研究政策、充分运用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广南京“两落地、一融合”经验,指导地方加大新型研发机构奖补力度,支持知名科学家及团队、国内外一流高校院所等在苏发起设立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加快与区域经济相融合。

希望您一如既往继续关注江苏科技事业,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18年6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