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020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深化文旅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时间:2019-07-05 12:45 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字体:[ ]

雒永信委员:

您提出的《深化文旅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和旅游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为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攀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诚如您所言,江苏既是旅游大省,也是文化大省,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无论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文化旅游强省,还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创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理念。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文化发现创造价值与旅游体验分享价值的有机结合,更是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追求、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高效能传播的必然要求。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首要的是强化融合发展理念,最根本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用新思想定向领航,从新思想中寻策问道、更新理念,打牢文旅融合发展的思想基础。关键是围绕“两成为、两促进”,即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旅游成为文化的载体,以文化促进旅游品质提升、以旅游促进文化广泛传播,加强顶层设计、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转化为往实处落、往高处攀的“势”。

二、推动文化和旅游多领域深度融合。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重点解决好融什么的问题。比如,在文化内涵发掘与旅游品位提升上,着力用文化赋予旅游业最鲜活的元素,用文化创意打造更多的旅游精品。在艺术精品创作与旅游空间拓展上,立足特色文化资源,为游客提供“白天观景、晚上看戏”的全天候旅游体验。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品开发上,着力把深厚的文化积淀、浓缩的时代记忆彰显出来,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精品。在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上,着力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拓展旅游服务功能,依托旅游公共设施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在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上,着力培育新兴业态,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三、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载体。文旅融合是一个崭新实践,需要创新平台载体。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苏共同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集聚全国120个剧种、156个经典剧目和折子戏,133个院团近4000名演员共演出78场,成为有史以来国内所有戏曲剧种集中交流演出、活态展现的首创之举。我们通过支持昆山利用盛典成果筹建中国戏曲博物馆,建设昆曲小镇、“百戏之林”,打造以戏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产品,努力实现戏曲振兴与旅游开发互促共进。今年6月份,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通过设置主题演出、展览展示、主题论坛、互动联动等版块,努力把博览会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平台、文旅精品推广平台、美好生活共享平台,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标志性项目。

四、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重点是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培育新的增长点;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着力打造一批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示范园区(基地)和龙头企业。要用旅游彰显文化创建的价值,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融合发展促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深化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创建,在全省范围内创设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把更多文化创建项目打造成旅游目的地。用文化提升旅游创建的内涵,在全域旅游、风情小镇、乡村旅游、A级景区、度假区等创建中,多注入文化元素,多增加文化体验项目,成为传播文明、体验文化、展示特色的重要窗口。

五、用好用活阵地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一方面,用好用活文化场馆,适应游客参观、休闲、购物的新需求,进一步完善设施功能、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有温度、有故事、有品味、有体验的文化客厅。另一方面,用好用活旅游公共场所,尊重游客的感受和体验,推动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区、精品民宿以及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场所多注入文化元素,多增加文化体验项目,成为传播文明、体验文化、展示特色的重要窗口。

感谢您对我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2019年6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