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省政协科学技术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强化基础原创性研究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立即与省财政厅联系协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贵委对我省基础研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将会对做好我省基础研究工作提供很好的帮助和支持。
关于提出的“切实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建议。按照中央和省有关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注重原始创新的要求,省财政近年来不断强化对基础研究投入,完善基础研究领域财政支持政策。一是全省财政基础科研支出稳步增加。2014-2018年,江苏省科技基础研究(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602款下的支出)经费投入总量达19.06亿元,其中:省本级投入10.9亿元,年均增幅8.54%,超越同期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市级总投入8.16亿元。二是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强化投入。省财政持续稳定支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近5年共安排16亿元用于支持省基础研究计划。2019年省财政预算大幅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安排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专项资金4.2亿元,较上年年增加31.25%。三是支持重大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省财政累计投入无锡超算中心建设经费6亿元,为江苏开展基础研究提供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支持南京市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对南京市建设紫金山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给予奖补。下一步,省财政将继续强化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对基础研究和青年科技人才倾斜支持力度,引导我省丰富的优质科教资源和人才力量向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创性成果攻关集中。
关于提出的“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议。鼓励最具创新活力的青年科技人员大胆攀登科技高峰,释放基础研究在培养杰出人才方面的效能,是我省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从2003年的青年人才创新项目,到2008年的创新学者攀登项目,最终形成目前包括省青年基金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在内的、科学合理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体现广度,对青年博士广泛普遍支持。省青年基金作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种子基金”,采取不限项自主申报,每年支持1000名年龄在35岁以下、未主持过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的青年博士,每项支持20万元。二是突出深度,省优秀青年基金在验收通过的省青年基金项目中,每年遴选60名年龄在38岁以下、已取得标志性成果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予以滚动支持,每项支持50万元。三是凸显高度,对杰出人才加大力度支持。省杰出青年基金每年支持50名年龄在40岁以下、已有一定的学术建树的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大力提升我省基础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每项支持100万元。
2012年以来,省自然科学基金90%以上的经费用于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开展创新研究,累计资助了350名省杰青、170名省优青、6997名青年骨干,其中30岁以下的占1/3,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基础科学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为杰出青年人才领军人才快速成长夯实了基础,2018年我省国家杰青共有17位获得者,其中13位是省杰青;2018年度最年轻的国家杰青获得者是苏州大学的王殳凹教授,年仅33岁;46岁的河海大学王沛芳教授,今年已开始冲击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拥有100位两院院士,101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00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2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和38个国家创新群体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关于提出的“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项目部署”建议。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汇聚江苏科学能力基础雄厚、研究人才密集的优势,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着力打造江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五次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实施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形成具有引领性的原创成果,集合力量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自主可控的产业“航空母舰”。为落实全会精神,按照“科技改革30条”要求,我厅2019年正式启动实施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专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围绕产业变革需求,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重大产业科技问题部署,集中整合省内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基础研究与产业跨越对接融通,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专项立足我省科研力量当前优势与产业基础,梳理提出光子芯片核心材料、天地融合卫星移动通信、新型光电成像、机器人情感交互、极端服役环境下重大工程用材料、创新生物药和高端制剂等9个重点研究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超前部署,与国家原始创新工作布局形成有机衔接,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我省基础研究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改革,促进江苏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快速转变,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科技创新源。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19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