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卞赋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常泰融合、推动中轴崛起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关于加快推动中轴城市交通走廊建设
江苏中轴运输通道是我省规划“四纵四横”综合运输通道之一,我省“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快构建中部纵向通道,规划建设盐泰锡常宜铁路,打通盐城、泰州与无锡、常州的铁路跨江通道,同时北接山东中东部、南衔杭州及东南沿海地区,有力支撑锡常泰板块的内联外通。目前,常泰过江通道大临工程已开工建设,连接江阴、靖江市的江阴第二过江通道已列入省政府印发的“2019-2021年全省交通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三年滚动推进计划”。按照国家已经批复的《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9-2025年)》,盐泰锡常宜铁路为2025年前近期建设项目,北沿江高铁已列入国家沿江高铁通道实施计划,常泰城际铁路建设项目已列入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计划2020年前开工建设。为做好过江通道的综合利用,我省在已经开工建设的常泰跨江大桥上同步预留了双线的常泰城际铁路,为将来常泰城际铁路的建设提供过江通道支撑。下一步,我省将积极推动常泰地区重大交通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加快实施进度,尽快打通锡常泰板块的内外部通道。
二、 关于加快推动中轴城市产业走廊建设
充分发挥两市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相关产业。一是支持常州、泰州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错位发展。重点推进常州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高端纺织、前沿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集群发展,推进泰州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发展。二是支持常州、泰州产业协作配套发展。在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领域,支持常州、泰州加强研发、制造、人才、资本、检测、应用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共同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泰州医药高新区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建设。支持泰州创建国家级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泰兴经济开发区、泰州港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 关于加快推动中轴城市生态走廊建设
组织常泰两市开展共抓大保护联合执法、“清废2018”等系列行动,全面开展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进一步严格沿江地区环境准入标准,推进长江干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改善入江支流水质,编制《江苏省主要入江支流消除劣Ⅴ类整治方案》。常州市编制完成了《长江经济带(常州沿江地区)生态优先绿色转型发展规划(2018-2035年)》,泰州市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935”计划为引领,强力推动长江生态保护、里下河生态保护、工业生态化等重点工程项目。下一步,我省将围绕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进一步加强常泰两市环保合作,加快推动“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落地,紧盯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督促两市切实做好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并加强环境执法联动。
四、 关于加快推动中轴城市创新走廊建设
近年来,我省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常州、泰州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谋划提升常泰创新融合发展的路径和重点措施,集成科技计划手段,加快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和创新型企业培育,引导各类科技资源不断向两市集聚,增强常泰地区整体创新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创新载体布局,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支持常州西太湖高新区和泰兴高新区启动筹建省级高新区,大力吸引海内外各类科技人才和各类高水平研发机构落户常泰两市,积极推进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建设。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科技资源向常州科教城、中以创新园、泰州医药城等创新载体集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常州、泰州两市围绕石墨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创新要素的流动和攻关协同。
五、 关于加快推动中轴城市开放走廊建设
泰州港、常州港是我省地区性重要港口,是我省沿江地区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当前,我省正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港口”等要求,全力推进港口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港口强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推进沿江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和码头结构调整,推动沿江港口加强协作,大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发展集装箱运输和江海河、公铁水联运,提升港口集约化发展水平。继续指导常州、泰州两市做好港口总体规划修订工作,进一步优化港区功能布局,不断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高运输组织水平,拓展港口现代物流服务功能,全方位提升区域对外开放水平。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江苏的区域协调发展,为我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9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