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民进江苏省委: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省共有25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货车、纯电动专用车等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培育形成了涵盖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在电池、电机、电控、电空调等关键领域形成突出优势。汇聚了南汽集团、徐工汽车、苏州金龙、中航锂电、南京越博、苏州汇川、南京奥特佳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前途、敏安、拜腾等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纷纷将总部设在江苏,上汽、长安、北汽、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均在我省设立研发生产基地,丰田、宝马、博世、麦格纳等国际巨头纷纷在江苏投资设立区域性研发生产中心。2018年,全省新能源汽车及“三电”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40.8亿元,同比增长43.3%。新能源汽车产量16.9万辆,同比增长151.6%,占全国总量13.3%;销量16.4万辆,同比增长158.2%,占全国总量13.1%。全省动力电池装机量14.8GWh,占全国24.5%,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相关企业达110多家,总产值超过165亿元,初步形成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生态。2018年,全省充电设施建设投入9.63亿元,实现充电量8.75亿度,充电运营收入4.12亿元,充电设施装备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3.2万辆,建设各类充电桩6.6万个,推广数量和充电设施建设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注重统筹推进,不断强化政策引领。组织编制《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方案》,聚焦培育龙头企业,推动转型升级,打造全产业链发展生态,实现集群高质量发展。多部门联合在全国率先印发《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细则》、《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优化道路测试环境,推动标准体系建设,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财政补助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保持补贴政策持续稳定,简化充电设施建设审批手续,进一步明确政策预期,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二)加快项目建设,持续积累发展动能。2017—2018年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动实施65项重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额330.7亿元,一批高水平汽车项目稳步推进,有力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拜腾汽车通过与一汽集团战略合作,有序推进纯电动乘用车2019年量产计划。坤泰7速双离合变速箱项目列入省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突破了高端变速箱的关键技术,预计2019年将全面实现国产化。观致汽车、国新新能源、康迪等一批新能源整车项目获批,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提升我省产业规模。
(三)深化推广应用,培育产业发展需求。2018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47582辆,同比增长21%,折合标准车109850辆,超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南京市推广数量超过1万辆,苏州、常州推广数量超过5000辆。全省建设充电桩16683个,其中直流桩6825个,交流桩9858个。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3.2万辆,建设各类充电桩6.6万个,推广数量和充电设施建设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四)推动转型升级,大力培育竞争优势。围绕提升创新能力、推进智能制造、强化互联网化提升等方面重点发力,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汽车领域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累计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5家。新增智能车间55个,累计建成智能车间136个,占全省18.7%。力信能源、昆山沪光等2家企业列入全省14家智能工厂项目建设试点名单。万帮新能源能源信息平台列入全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建立了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互联、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截至2018年底,我省汽车产业累计授权专利6.67万个,占全国10.3%,居全国前列。
(五)推动试点示范,加快新兴领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发展全面启动。推动两部一省共建国家智能网联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指导开展重点标准研制,全省制定和发布了“道路车辆智能监测、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车联网V2X通信技术规范、机动车电子标识”等10多件国家和行业标准。5G通信、智能传感等技术取得突破。无锡市建成全球首家城市级车联网应用网络,开展示范应用。3个车联网项目列入工信部示范应用项目。氢燃料汽车加快创新发展和示范应用步伐,初步形成了涵盖电堆、系统、整车、氢气制备和储运、加氢站等完善产业生态。
(六)汇聚各方力量,积极优化发展环境。成功举办新能源汽车名城接力赛,组织重点车企、重点产品开展沿江巡游,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接受度。在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组织智能网联汽车专题展示,提升区域影响力。发布了动力电池、充电设施、智能网联汽车调研报告,明确技术路线图,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创新发展。推进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能源与信息互联创新联盟,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动力总成产业创新联盟筹备工作,初步建立了行业协同创新体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民进江苏省委提出的意见建议,紧紧围绕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系列专题会议精神,以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目标,以打造完善产业链为任务,以培育重点企业为支撑,以推广应用为手段,以完善政策体系为保障,不断积聚省内优势资源,全面提升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2019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5万标台,新购1000辆以上公交车辆,其中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占比80%以上。沿江城市和徐州市年底全基本实现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公交车“全覆盖”。
一是加快构建产业集群。制定《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集群2019年培育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工作要点,挂图作战,清单化、项目式推进,力求在技术改造、企业培育、研发创新、交流合作、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形成品牌突出、规模领先、创新活跃的产业集群。
二是聚力培育重点企业。落实“百企引航”“千企升级”战略,梳理重点企业名单,积极对接企业发展计划,加大支持力度,解决发展难题,促进交流合作,加速涌现一批经营优异、创新突出、竞争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
三是调整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一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优化产业布局。以贯彻落实国家《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为契机,研究制定省级层面的政策意见,抓紧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尽快提高产能利用率。二要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监测预警,做好汽车产能年度调查分析工作,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督,有效防范产能过剩风险。
四是创新推动车联网发展。从产业集群培育、技术创新驱动、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应用等方面着手,围绕培育龙头企业、标志性产品、产业地标集聚区、应用服务平台、智能交通网联等目标,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促进车联网产业健康发展。
五是培育产业创新动能。重点推动研发机构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测试认证体系建设和标准研发,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国家战略,引导市场主体创新合作模式,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全面形成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六是突破推广应用瓶颈。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以目标任务为导向,不断优化政策体系,强化监督执行约束,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鼓励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推进新能源汽车产品展示和体验中心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维护和检测技术规范研究,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平稳运行,实现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协同并进。
2019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