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187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加快我省“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提案)
时间:2020-07-16 17:56 来源: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字体:[ ]

民建江苏省委: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我省经济发展的数字战略思维。近年来,我省深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推进网络强省、智慧江苏、数字江苏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先后编制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十三五”智慧江苏建设发展规划》《智慧江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江苏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的制定出台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激发了我省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19年,我省数字经济规模达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41.7%,入选全国电子信息百强12家,入围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6家,全国互联网成长型企业20强3家,软件百强企业9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宽带江苏、无线江苏、高清江苏等重点工程深入实施,全省“光网城市”已全面建成,4G网络和窄带物联网城乡基本实现全覆盖, 5G建设加快推进,IPv6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三。围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建设一批重大平台,数字技术驱动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61.4、位居全国第一;数字技术推进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现代化,“不见面审批”成为江苏一张亮丽的名片。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省有关部门系统性、前瞻性谋划我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我省数字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推动制定出台数字经济重点领域相关政策,构建完善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努力将我省打造成数字经济的成本洼地、发展高地。

二、加快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我省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了省长担任组长的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为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新一轮机构改革之际,省发展改革委新设立“一带一路”发展处(国际合作处),主要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重大战略,研究提出全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建议;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大事项研究、重要政策制定、重大规划编制和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等。“数字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提升服务“一带一路”的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围绕加快推进我省“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我省一是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协同发展。引导重点企业围绕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吸引外商投资和开展国际并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加强产业链全球分布研究,加快吸引国际高端要素投资高端纺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积极推广使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电子平台外网“平安丝路网”和“平安丝路”移动客户端。更好地发挥“走出去”统保平台作用,帮助企业规避“走出去”的风险。三是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发挥我省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强化政策咨询、信息发布等功能。依托新华丝路网、“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等国家级平台,搭载建设我省服务体系。

三、提高数字信息集约化、国际化水平。目前我省已成立大数据管理中心,转隶为省政务办管理的事业单位,已与各设区市大数据局(中心)实现业务对接。今年底将实现500个省级部门信息系统上云,初步构建“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管理服务体系;人口、法人、电子证照、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综合基础信息库基本建成,数据治理入库率超过80%,到2022年,综合基础库全面建成,除涉密数据外,基本实现按共享目录全量汇聚,行业数据、互联网数据实现按需归集,大数据汇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标准统一、互联互通、高效运行的全省一体化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构建完成,数据开放平台建成,数据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实现数据有序向政府部门共享和向社会公众开放,为融入数字丝绸之路奠定基础。针对拓宽互联网出省中继带宽,扩容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全面提升我国际互联带宽和流量转接能力的建议,我省对南京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进一步升级扩容,全面升级百G交换设备,进一步提升监控能力,提升我省在国家互联网总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对国家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带宽进行升级,积极推动向工信部申请在我省新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全面提升国际互联带宽和流量转接能力。针对“结合省级大数据中心建设和新增外向型产业园区等工作,依托《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打造以数字化贸易为标志的新型服务贸易中心’的任务措施,有意识、有计划地申报建设更多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建议,2019年11月,省商务厅推动出台《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在自贸试验区重点发展数字化产品、研发设计、国际维修、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文化等行业的服务贸易,打造以数字化贸易为标志的新型服务贸易中心。建设“一带一路”开放通道,加快推进连云港“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一带一路”互联网数据开放交换共享试验区;围绕《实施方案》,省商务厅专门梳理了我省自贸试验区“62+51+19”三张清单:首批落实清单(62项)、细化对接清单(51项)、深化改革清单(19项),并与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启动落实,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南京片区已打造寰球智金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成立智金海外知识产权服务联盟,联合苏宁金融等机构打造服务贸易互联网跨境支付平台,为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专业高效服务。苏州片区启动了全国首家保税检测内外联动业务试点,打造保税检测集聚区,推动检测检验服务产业发展。省市场监管局将在江苏省检验检测监管服务平台(苏检通)上开辟自贸试验区专栏,集中展示自贸试验区检验检测机构相关信息。南京海关接受软件报关,积极探索数字化贸易等新业态通关及出口退税方式。省通信管理局正加快连云港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连云港片区“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正在土建招标中,将于今年6月开工。

四、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企业“走出去”。近年来,我省系统谋划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聚焦骨干企业、优势产业、重点区域,育平台、建载体、强保障,产业体系持续完善、模式探索持续创新,全力打造江苏工业互联网发展品牌,有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统筹谋划工业互联网发展。2018年,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江苏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制定工业互联网“528”行动方案,实施企业上云、工业APP培育推广、工控安全等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省建立了分级贯通、分工协同的发展工业互联网政策措施体系;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各设区市建立相应机构,加强省市联动,明确分工协作和考核评价机制;联合省委组织部开展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实施300名工信系统干部、千名科技企业家、万名企业CIO培训计划。二是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坚持“龙头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和“产业集群、重点平台”联动发展的工作思路,率先制定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星级上云企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指南和暂行标准,以及重点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工作方案。实施“一市一重点、一行业一重点”平台培育计划,支持集群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布局建设42个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工程机械、新型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核心信息技术等10个优势产业集群,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设备600余万台;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以省内24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重点,依托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赋能中心,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首批创建11个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其中,苏州相城开发区联手苏州紫光云,采集1.2万家工业企业数据,推出“工业云图”,实施智能制造成熟度能力测评、咨询诊断和技术改造;实施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核心业务上云、数据和设备上云、基于“数据+模型”的创新应用等3个方向创建星级上云企业。目前,江苏上云上平台企业超过25万家。三是营造区域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生态。联合长三角工信部门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编制实施示范区建设规划,筹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联盟和CIO联盟,推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化发展,加快长三角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和创新应用,积极打造区域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示范;支持南京、苏州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推动无锡、常州、盐城等地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中心,支持徐工信息等重点企业打造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支持苏州紫光云联合中国信通院等单位,开展工业机理模型构建和工业云图组态在线构建等平台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亨通集团建设工控安全研究院,组织中天科技、南瑞集团等单位开展工控安全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建成国内首个工业APP第三方应用商店“工业APP汇聚平台”,目前已汇聚工业APP近2000个,其中16个工业APP解决方案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以13个集群27个细分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为方向,组织阿里云、华为云实施“133”工程、“365”工程,在光伏、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生产环节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下一步,将深化聚焦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完善江苏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加强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数字经济等工作协同,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度和全面应用,更大力度推进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全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建设星级上云企业3000家左右、工业互联网平台50家左右、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60家左右、“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10家左右。二是实施全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提升计划。发挥国内外知名服务机构力量,对我省50家以上重点企业开展咨询诊断,帮助企业制订规划、培养骨干人才、实施信息化提升项目,打造我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三是实施工业互联网支撑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组织10场以上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园区活动,组织企业联合攻关形成20个左右细分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对50个重点合作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我省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企业建平台、用平台、显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四是实施全省工业互联网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联合省委组织部,培训300个省科技企业家;组织省内外优质培训资源,培训300个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300个企业CIO、600个企业信息化管理和技术骨干。

最后,衷心感谢民建江苏省委对我省数字济经济工作的建议,希望今后能得到您们一如既往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0年6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