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487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应对长江‘两大风险’建设监测“生态眼”的建议)
时间:2020-07-17 17:54 来源: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字体:[ ]

陈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应对长江‘两大风险’建设监测“生态眼”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并商有关部门和地方,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江苏地处万里长江的下游和末梢,全省80%的生产生活用水源自长江,沿江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省8成,产业、城镇、人口高度密集,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至关重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了推动“江苏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不动摇,切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铁腕治污、破立并举,持续深入推动长江保护修复,统筹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正努力把长江江苏段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的高质量发展典范。

省发改委充分发挥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职能作用,与各地各部门一道,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按照“增强信心、保持定力、重点突破、科学治理”要求,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措施;聚焦国家警示片披露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动整改了一批重点难点问题;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推进了污染治理“4+1”工程等一系列专项整治工程;以点带面、引领示范,系统性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沿江示范段,带动了沿岸整体环境提升。经过持续治理和修复,长江江苏段水质和沿江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长江江苏段的病虽然轻了,但远没有治好,无论是生态修复、结构调整,还是环境治理,正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亟需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加速形成更加有效工作合力,推动沿江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江苏提供有力保障。

二、我省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情况

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借鉴南京市“生态眼”建设有效做法,加强省级水环境监测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建议十分重要。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已建立了涵盖监测、监控、执法、执纪的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积极推动全省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初步实现了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控等数据信息的实时发布、异常预警。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现代化,着力构建“天空地一体”的监测监控网络,全省累计建成230个大气自动监测站、64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561个重点乡镇空气站,以及由1818个网格、4331个热点组成的全省PM2.5网格化监测系统,5109家重点污染源安装自动监测装置,初步形成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一张网”、生态环境数据“一本账”,总体走在全国前列。围绕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治理,在全面归集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依托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提供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数据资源的智能分析及共享服务。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升长江江苏段保护修复和推动绿色发展工作力度,我省编制印发《关于建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中对代表提出的关于提升长江水环境监测监控能力方面的建议有具体意见要求。同时,省生态环境厅目前正在组织制定《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与能力建设现代化规划》,并已形成文本初稿。《规划》立足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发展实际,结合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的新职能、新定位,从监测体系、能力建设、保障工作三大方面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的重点任务,即健全监测监控组织、网络、质量、信息与技术五方面管理体系,加强监测监控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三方面能力,强化法规制度、人才队伍、经费投入三方面保障;并围绕重点任务,详细列出“五类工程十八大项目”。委员建议中关于技术支持和成果共享等方面的建设建议,均在《规划》项目安排中有所考虑。

三、关于建立企业环境信用数据库和信息平台

我省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领域诚信建设,2019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统一实行《江苏省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暂行办法》,在继承二十年江苏特色的环保信用五色等级划分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公信力更强、时效性更高、应用衔接更好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新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环保信任保护政策,以环保信用达到绿色等级为前提,筛选优秀企业执行信任保护,合理简化审批程序,优先安排补助资金,执行管控豁免等措施。依据环保信用评价结果,实行差别化价格政策,已执行差别水价、电价和天然气价格。我省已建成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实现与部门、地市以及金融机构、社会机构信息共享。并将环保信用动态评价结果在信用江苏网站实时发布,并纳入参评单位综合信用信息。全省各级信用管理部门依托省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采用查询、推送、审查、接口调用等多种方式助力行政监管。省政府办公厅2020年3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力推进信用监管信息公开公示,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数据等新技术对信用监管的支撑作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协同有关部门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借鉴南京市建设“生态眼”生态环境智慧平台的经验做法,将省级生态环境监测平台全面纳入到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功能拓展中一并考虑,积极探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方式方法,构建科学合理、准确有效的长江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同时,全面推进部门间、层级间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数据的汇集共享机制,加强与国家长江管理部门和沿江其他省市协调联动,加快形成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数据“一本账”,共同保护长江水环境。

感谢您对我省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支持,希望您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0年6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