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荀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建议收悉,现根据我局职能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工作,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心。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局根据中央和省相关工作部署,会同驻苏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省有关单位,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加大普惠金融工作力度,聚焦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金融环境。
一、提升企业获得金融产品服务质效
为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企业融资效率,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2018年我局牵头建设了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让中小微企业融资多走“网路”、少跑“马路”。平台以打造网络化“公益性”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为发展定位,有效整合企业征信服务、金融机构绿色服务通道、各类融资扶持政策,形成了网络化“一站式”金融服务特色。平台以金融服务的“网购”市场为核心模式,企业作为“买家”既可直接选购金融机构发布的产品(服务),也可以发布个性化需求供金融机构“抢单”,金融机构需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贷款授信审批工作。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平台注册企业用户达30.8万户,当年累计撮合成功获批授信14365笔,涉及金额507亿元、涉及企业11058户,其中首次获得融资4056户。同时,我局会同省国资委、省信用办、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等部门推动设立了省级企业征信平台,在依法归集政府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上,建设完善企业信贷信用数据库和企业公共信用数据库,研发提供企业征信产品,助力金融机构挖掘优质诚信企业客户,有效降低风控成本。截至目前,平台已在政策性业务资格筛选、融资风险控制、融资需求发布等细分领域提供征信服务,累计应用征信信息近26万户次,为广大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提供信用支撑。
二、创新转贷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为缓解小微企业续贷中的资金周转压力,我局长期以来积极推动省内法人银行以“名单制管理、比例还贷”模式开展续贷服务,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续贷还款比例。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续贷还款部分资金周转成本,我局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金融办等部门关于建立小微企业转贷基金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积极引导各地设立转贷服务基金(公司),为企业提供合规程度高、综合成本可控的转贷服务。截至2020年3月末,已有超过2.9万家小微企业办理4.4万笔比例还款续贷业务,总规模达1882亿元,累计帮助小微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过9.4亿元。各地设立转贷服务基金(公司)86家,当年完成转贷业务超过391亿元。
三、建立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提升融资担保体系的政策性和普惠性,是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2019年10月,我省印发《关于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体系作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苏政办发〔2019〕77号),引导融资担保行业特别是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聚焦主业、支农支小。一是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要求2021年底前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现市、县(市)全覆盖。二是为融资担保机构的小微、“三农”等政策性业务提供前有补贴、后有补偿的财政扶持,省财政厅设立省级融资担保代偿补偿资金池,每年不低于3亿元;对单户担保金额1000万元以下,且担保费率不高于1.5%”的小微、“三农”业务,省财政按担保金额给予不超过年化1%的担保费补贴。三是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银行业金融机构、省级政府性再担保机构(含省担保代偿补偿资金)、合作融资担保机构按比例分担风险。2019年度,省级财政安排担保业务降费奖补和风险补偿资金4.5亿元,并对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设立、增资实施奖励,支持其扩大规模。2020年1—3月,全省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新增融资担保业务521.06亿元,其中新增小微、“三农”业务433.82亿元,占比83.26%;截至2020年3月末,融资担保业务在保余额2295.79亿元,其中小微、“三农”业务在保余额1514亿元,占比65.95%。
四、积极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我局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帮助企业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一是加大企业上市、挂牌培育服务力度。充分发挥“深交所江苏创新创业上市企业培育基地”“上交所江苏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和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全省上市企业培育基地”等平台作用,建立上市直通车服务协调机制,常态化组织企业上市培训活动,扎实做好成长型企业孵化培育,对拟上市公司进行规范培训、路演推介、投融资对接,做好拟上市企业“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截至2020年3月末,全省境内上市企业434家,首发融资2926亿元,增发融资6626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定增融资446.7亿元。二是引导支持企业多渠道开展债权融资。积极沟通对接交易所、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加强与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证监局配合协作,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合规发债。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全省企业通过公开市场发债近3万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发债融资1.44万亿元。三是发挥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从业机构补充作用。截至2020年4月末,全省551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已达757.04亿元,累计服务“三农”、小微企业16.71万户。
五、持续开展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帮扶工作
2019年,我局会同江苏银保监局制定下发《关于建立民营企融资会诊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对经营正常、出现暂时性融资困难的企业开展“点对点”帮扶。今年2月以来,我局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帮助协调省内大型民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展期续贷问题、苏中苏北部分地区扶贫示范项目资金短缺问题和省内部分侨资、台资企业银行贷款问题,取得积极成效。此外,我局还督促各设区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对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内连续融资受挫的中小微企业开展帮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您提出的建议对我局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一步,我局将会同驻苏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省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您的建议,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不断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一是不断提升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服务能力。持续开展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平台功能,丰富金融产品和机构类型,组织开发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2.0版本,为更多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在线金融服务。指导省联合征信公司全力推进企业征信系统开发运营工作,加快与省政务办、省市场监管局、省人社厅等核心数据源单位的合作,全方位、多维度归集中小微企业公共信用数据,积极推进征信备案工作,接入企业信贷信用信息,扩展信息维度,提升征信服务质量,为金融机构开展小微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提供有效支撑。二是解决小微企业转贷业务中的难点问题。继续支持各地设立公益性转贷服务公司(基金),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发更多贴合小微企业需求的转贷产品。鼓励各地结合“放管服”改革,探索设立续贷抵质押绿色通道,优化担保登记程序,创新服务方式,切实加快办理速度,有效解决困扰银行的抵质押物登记衔接等实际问题。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具备资质的小微企业转贷服务公司(基金)深化业务合作,自主扩大续贷范围,提升广大民营、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度。三是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完善拟上市企业梯队建设,加强企业上市(挂牌)培育服务,健全民营、中小企业股权融资路演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直接融资直通车服务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和稳健发行债券。针对民营企业实际运行中遇到的融资难题,会同江苏银保监局开展联合会诊,协调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帮助出现暂时融资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继续发挥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保理公司等地方金融从业机构补充作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来源。四是不断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会同驻苏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及省有关部门,抓好苏政办发〔2019〕77号文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我省融资担保体系,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增信支持作用,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明确准公共定位,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积极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完善政策性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构建可持续“政银担”合作模式,引领带动全省融资担保行业拓展支小支农业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恳请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监督。
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0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