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张宏春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优化全省高速公路网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我省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规划。根据省政府2018年批复《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以“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强化衔接、绿色集约”为原则,我们正在抓紧完善苏中、苏北地区高速公路网络,加快补齐布局短板,消除通道瓶颈,提升服务效率。
二、关于重点项目推进。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20-2022年全省交通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三年滚动计划,按照“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我们积极会同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和沿线地方政府,全力推进苏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争取2020年开工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沭阳至宿豫段,2021年建湖至兴化高速公路、兴化至东台高速公路和长深高速公路连云港至淮安段扩建工程,并加快滨海至淮安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具备开工条件。
三、关于投融资机制创新。为支持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我省对以路网大通道功能为主的高速公路项目,采用“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模式推进,关于高速公路项目资本金省市分担比例,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和干线航道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17〕79号),资本金省、市出资比例按苏南地区5:5、苏中地区6:4、苏北地区7:3执行,在投资政策上向苏北地区作了重点倾斜。同时,我们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中央车购税补助。
下阶段,我们将与省发展改革、财政部门以及省级投资主体加强协调衔接,在继续落实现有支持政策基础上,多措并举拓宽高速公路融资渠道。一是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支持地方政府在符合政府债务限额和风险管控要求前提下,按规定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高速公路建设资本金,降低筹资压力。二是按照国家投融资改革和项目可行性论证的要求,合理确定项目资本金比例,并积极落实国家在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工作要求,推进全省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
四、关于用地、环保等要素保障。省政府建立了交通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与建设推进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我厅与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要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会商机制,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加快项目审查审批,合力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交通建设、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省自然资源部门在交通重点项目用地空间指标、生态红线协调、耕地占补等方面积极给予支持。一是关于用地空间。2018年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相关部门拟定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规划空间配给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后予以执行,对涉及的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进行一定比例的规划空间指标配给。二是关于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厅字〔2019〕48号)规定,省自然资源厅与项目主管部门会同省生态环境、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共同建立了重大项目开展不可避让生态红线论证意见办理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高速公路项目的用地审批。三是关于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一方面通过开展全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鼓励各地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等方式,积极扩大补充耕地指标来源。另一方面通过加大省级统筹力度、搭建省级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鼓励自行协商调剂等多种途径,完善省域内易地调剂补充耕地指标方式,缓解省以上重大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部分高速公路项目作为省重大项目,纳入省级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省生态环境部门在交通工程项目选线阶段,提前介入,加强指导,会同我厅共同研究解决交通项目建设中面临的生态红线制约、生态环境管理等“难点”“堵点”问题,共同编制交通线性工程无害化穿越生态空间保护区域技术指南,指导加快推进环评审批工作。
最后,感谢你们对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202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