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23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支持淮海经济区协同创新发展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建议)
时间:2020-07-08 10:31 来源: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字体:[ ]

尊敬的庄兆林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淮海经济区协同创新发展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淮海经济区地处我国东部地区中心地带、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区域,主要包括江苏省徐州、宿迁、连云港、山东省济宁、菏泽、临沂、枣庄、河南省商丘和安徽省淮北、宿州10个地级市,2018年国土面积9.6万平方公里、人口6700多万、GDP约3.2万亿元,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淮海经济区自1986年倡导提出以来,各成员城市不断加强联系、深化合作,推动区域各领域合作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视察徐州重要讲话精神,2018年徐州市首倡建立了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新机制,引领推动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展开新篇章、迈出新步伐。

一、关于淮海经济区协同创新发展纳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

长期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给予重点规划支持。2000年我省就确立了“三圈五轴”城市化空间战略布局,编制实施了《徐州都市圈规划纲要》;2017年专门把徐州作为全省“1+3”功能区战略中一个单独重要板块进行谋划部署,出台了关于支持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2018年又争取国家印发实施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对淮海经济区范围和协同发展目标作出明确部署。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进入新阶段,特别是随着环伺淮海地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化实施,我们认为,淮海经济区在全国区域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由国家层面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对于破解行政壁垒、促进“洼地崛起”、支撑全国协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目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您提出的推动国家编制淮海经济区协同创新发展专项规划、纳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联合鲁豫皖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创新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具体建议恰逢其时、很有价值。下一步,结合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研究淮海经济区协同创新发展问题,积极与鲁豫皖各省开展规划衔接和工作对接,加强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沟通汇报,争取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创新发展纳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关于打造以徐州为中心城市的淮海城市群。

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是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空间载体。淮海地区大中小城镇密集,城镇间联动合作广泛密切,特别是徐州作为区域城镇体系中心城市的功能地位日益凸显,2018年徐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分别占淮海经济区的近1/5、1/8,以徐州为中心、大中小城镇集群发展形态加快形成。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们积极协调推动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2017年我委专门印发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意见重点任务分解方案,指导徐州市制定出台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徐州建设淮海国际陆港,徐州中心城市功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您提出的“支持徐州布局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提升城市首位度”的建议内容,对于推动徐州乃至淮海城市群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工作职能,继续大力支持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特别是结合正在开展的省“十四五”规划及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着眼于提升徐州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和首位度,在统筹研究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载体平台等方面积极向徐州倾斜,进一步增强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切实支撑引领淮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在淮海经济区开展跨省界协同发展试点。

协调区域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淮海经济区地跨苏鲁豫皖,四省边界犬牙交错,成员城市远离省级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问题突出,推动行政区经济转向功能区经济任重道远。我们认为,新时代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坚决破除地区之间一切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您提出的“推动设立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具体建议内容很有价值,有利于率先全国探索跨省际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子。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工作职责,会同有关方面积极做好向国家发改委的汇报对接,争取推动国家层面授权淮海经济区开展跨省界协同发展改革试点。同时,您提出的“建立苏鲁豫皖四省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省级协调机制和省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建议内容,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考虑。2019年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为推动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建立了由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参加的淮河生态经济带省际联席会议制度。下一步,我们将充分依托淮河生态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积极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纳入省际协商合作机制重大议题,会同有关地区协商解决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推动淮海经济区省际协同深化合作提供平台、做好保障。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0年6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