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三举措”助力打通生态环保“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1-11-16 11:17 来源:泗洪县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今年以来,泗洪县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截至目前,PM2.5年均浓度降至34.3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改善了9.5%,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0个百分点。

一是着眼“学”,增强本领能力,建设过硬队伍。抓住乡镇环保分管领导这个关键少数,建立新分管生态环境工作负责人入职提醒制度,强化生态环境工作认识。针对乡镇分管领导调整快、专业性弱等特点,通过入职培训等方式提升业务能力与水平,让他们迅速熟练环保业务工作,更好、更快进入岗位角色。

二是聚焦“考”,传导考核压力,提高乡镇积极性。围绕水、气环境质量等群众关心的环境质量指标,建立健全乡镇生态环境高质量考核体系。该县共有12个国省考断面,且毗邻洪泽湖,河道水环境质量状况将直接影响洪泽湖水质。为保障入湖水质,在国省考断面所在河道的主要汇入支流上创新设置42个县考断面,把河流水质污染治理压实到入湖河流的每一个细枝末梢上,堵塞管理漏洞,扫清污染死角;同时,投资1400余万元,建立13个乡镇大气站点,由县污防指办牵头,将考核任务下发,并依托监测数据,定时打分通报,把压力传导到乡镇。

三是立足“治”,创新治污举措,提升环境质量。下大力气、花真功夫、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投入5000万元,在国省考断面上游汇水区实施25万亩直播稻改机插秧工作,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团队对全县200余名种植大户进行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培训,推动完成机插秧工作;投入1250万元,在12个沿河、沿湖乡镇实施25万亩小麦秸秆离田工作;在秸秆离田、机插秧、水产养殖废水治理和土坝截污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农村田边沟渠小河道和农田生产用水,建立微型湿地系统,让农田退水不入主河道,尽量在湿地系统内循环使用,实现“秸秆不在田里泡,小雨不入主河道”的目标,减轻农田退水对国省考断面的影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