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质量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1-11-03 16:10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提高就业创业质量,是我省“十四五”时期更好推进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举措。10月中旬,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经省领导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就业基本情况,并解读这一《规划》。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张宏伟副厅长、省发展改革委李荣锦副主任、省委教育工委徐子敏副书记、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朱丽菁处长。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魏赟。

首先,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张宏伟副厅长介绍情况。

张宏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对江苏“十四五”就业专项规划编制,以及江苏省就业工作的关心关注!借此机会也感谢记者朋友一直以来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的关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内容和要求,近期,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实施《江苏省“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规划》在全面总结江苏“十三五”时期就业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系统谋划“十四五”全省就业工作。“十三五”时期,江苏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就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就业政策,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始终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江苏就业工作2016年、2018年、2019年三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表扬激励。

“十三五”时期江苏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带动支撑下,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725.87万人、年均14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4%和4.5%以内;期末城乡就业人口总量4893万人。

二是就业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末,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为13.8:39.7:46.5,城乡就业人口比为71.1:28.9,与2015年末相比,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提高7.9个百分点,城镇就业人口比例提高6.5个百分点。

三是就业质量有效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工作环境、工资收入、社会保障、权益维护都有明显改善。2020年,全省居民工资性收入2.47万元、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2020元,比2015年末分别增长43.6%、23.9%;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以上;城乡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稳中有增。

四是就业政策日趋完善。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稳岗位、扩渠道、提技能、促匹配、兜底线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推进基层人社平台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行“互联网+就业服务”,覆盖城乡、五级贯通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五是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市场主体快速增长,2020年末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1189万户,比2015年末增长108.8%。全民创业方兴未艾,共扶持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149.64万人,带动就业599.76万人。

六是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993.37万人、转移率达77.7%。稳妥安置化解过剩产能分流职工6.3万人、长江禁捕退捕渔民2.58万人,做到应转尽转、应保尽保。统筹推进退役军人、残疾人、妇女就业工作,城镇零就业和农村零转移家庭动态清零。2020年吸纳中西部贫困劳动力在江苏就业超过88万人,高标准完成扶贫工作任务。

可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为我们在“十四五”时期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同样是发展问题。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党中央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促进就业提出的新要求,是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把“提高就业创业质量”作为“十四五”时期更好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举措。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将有利于稳固和提升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为改革发展提供更大的回旋空间;有利于夯实美好生活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利于引导劳动者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进程,更好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就业大省,常住人口8474.8万,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才集聚度高,社会流动性大,既为做好就业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也为推进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此次出台的《规划》,框架上主要包括时代背景、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保障;内容上紧紧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对接国家、省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并结合江苏实际进行了创新。主要特点有“五新”:

一是聚焦“更高质量”新要求。《规划》围绕“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就业”为主题,有别于以往就业专项规划,为全国首家。《规划》以丰富高质量就业内涵来谋篇布局:目标上,突出公平就业、稳定就业、创业就业、素质就业和体面劳动“五位一体”;举措上,突出充分的就业机会、合理的就业结构、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浓厚的创业氛围和和谐的劳动关系,致力于推动江苏就业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向高质量转型。

二是聚焦“就业优先”新导向。《规划》围绕“高效能治理”,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在经济转型中推动就业转型,以就业转型支撑经济转型。着力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主体责任,系统集成各相关部门的政策资源,形成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围绕全面强化就业优先,《规划》进一步健全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五大体系”,形成政策服务的有力支撑。同时,坚持底线思维,积极防范化解就业领域风险,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三是聚焦“最大民生”新定位。《规划》围绕“高品质生活”,促进共建共享发展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更加注重政策协调,促进产业、投资、消费、城乡、区域发展,推动就业创业富民;更加注重美好期待,通过收入增长、环境改善、职业发展、权益保障予以回应;更加注重政府引领,推动公共服务与市场化多元、专业、个性服务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更加注重服务体验,整合信息资源建设一体化经办系统,推动实现“一网通办”“快办秒办”“政策找人”;更加注重民生兜底,帮扶重点群体就业,支持灵活就业。

四是聚焦“走在前列”新使命。“为全国发展探路”“始终走在前列”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也是江苏就业工作的职责使命。“十四五”时期,虽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规划》仍将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确定为500万人,调查失业率设定为5%左右,还增加就业结构、职业培训、工资收入、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体现高质量就业指标,在一些具体政策举措上先行先试,并提出在全国打造高质量就业先行区,体现江苏就业的责任担当。

五是聚焦“省市联动”新部署。围绕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规划》在省级层面有针对性地设置15个重点工程和行动计划,作为推进就业工作的有力抓手。同时,《规划》对13个设区市担负的重点任务试点工作进行部署,引导各地担当作为、竞相发展。比如,南京市重点围绕实施“宁聚计划”、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首选地”,开展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试点;无锡、扬州市重点围绕建立健全高质量就业指标体系,开展打造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市试点;苏州、常州市重点围绕建立跨地区人力资源服务和劳务协作交流机制,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试点;淮安、盐城、宿迁市重点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鼓励和支持返乡入乡创业试点,等等。这些试点任务都是推动全省高质量就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协同,坚持扩容提质、优化结构,坚持市场主导、政府调控,坚持聚焦重点、守牢底线,大力抓好《规划》组织实施,努力提升就业质量,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谢谢张宏伟副厅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各位记者朋友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说明供职于哪家媒体,以及提问哪位负责人。

经济日报记者:我有一个问题向发改委李荣锦副主任请教。作为《江苏省“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牵头编制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做了很多工作。想请李主任对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作一个解释,及下一步如何推动《规划》实施,谢谢。 

李荣锦(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感谢这位记者对《江苏省“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的关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大数据这些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就业的形态和内涵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跟过去相比,有很多新的就业形式,就业范围几乎是每天都在更新,每天都在不断发展。高质量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省委十三届九中全会提出把“提高就业创业质量”作为“十四五”时期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是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就是要紧紧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稳定扩大就业总量,努力提升就业质量,推动更加充分就业,实现更加体面劳动,促进更加便捷创业,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着力打造高质量就业先行区,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篇章提供坚实基础。我们提出来的规划目标,就是到2025年,要在解决“劳有所岗”基础上,推动“劳有优岗”,基本形成劳动者公平就业、稳定就业、创业就业、素质就业和体面劳动“五位一体”新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单位和部门,按照规划确定的任务书、路线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为总目标,促进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缓解、创业带动就业动能持续释放、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劳动者权益更有保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江苏篇章夯实民生之本。

一是精准施策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和青年就业工作,加强退役军人就业保障,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安置,统筹做好脱贫人口、长期失业和就业困难群体、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政策影响群体等人员的就业工作,持续开展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适应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特点和需求上强化支持,着力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各类新业态、新模式,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多方面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二是稳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就业。做大服务业这个就业的“蓄水池”,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大力发展家政、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业,培育扩大就业岗位。促进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多渠道促进灵活就业,特别是提高灵活就业这方面的劳动权益保障。加强对中小微市场主体的支持,为中小微企业持续“开门”“减负”“输血”“赋能”,激发中小微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夯实和扩大就业基本盘。做强制造业这个就业的“主阵地”,加强对汽车、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强化重点企业用工调度和保障。强化政策的预调微调,做好煤电油气供应保障,优化运行调节,畅通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循环,推动带动就业明显的产业项目按序时进度如期建成投产运营。

三是强化重大项目投资带动就业。更加注重激发内需市场潜力,着力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有效带动就业。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省“十四五”规划,聚焦“两新一重”和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大工程、基本民生项目按序时进度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大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建设力度,推进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优化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加强项目推进协调和就业服务保障。

四是完善政策营造公平就业环境。构建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就业政策体系,建立劳动者平等参与竞争的就业机制,营造公平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全面实施《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实行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方式。发挥“双创”示范基地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返乡入乡创业,激发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吸纳就近就地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等群体的就业帮扶和权益保障,优化劳动者就业环境,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劳动者体面就业、全面发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中国江苏网记者:《规划》提出要推动“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省内高校全覆盖,请问省教育厅,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徐子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谢谢您的提问。通过网上找工作,是大学生求职行为的新特点。为推进“互联网+就业创业”,省教育厅2014年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面向全省高校毕业生的91job智慧就业平台,目前这个平台已覆盖全省所有高校,大学生累计注册超过500万人、用人单位注册超过10万家,年发布招聘岗位需求超过250万个,年访问量超过8亿人次。为了方便使用,我们同时运行了与网上平台功能一致的“江苏智慧就业”微信公众号。

该平台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共享招聘岗位信息资源。平台实现了省级毕业生就业网与省内各高校就业网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高校毕业生可以浏览平台和各高校就业网提供的各类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按照地区、行业、职业类别等搜索查询。二是及时发布招聘动态。及时发布省级相关部门、行业、省内各高校以及各市县区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的宣讲会、招聘会,便于学生选择参与。三是指导学生创业就业。及时发布省及各设区市、县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政策,组织专家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四是实现网上一条龙服务。毕业生可以在线投递简历,享受生源信息网上核对、在线生成就业推荐表和协议书、上报并核对就业落实情况、与用人单位网上签约等一系列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十四五”期间,省教育厅还将对智慧就业平台提档升级,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供需信息更加精准匹配;加强就业创业网上课程和在线辅导的融合,推动“一生一策”精准指导;持续推进网上签约和报到证签发“不见面审批”。同时进一步集聚毕业生招聘、签约、评价等数据,开展智慧就业监测预警分析,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新华日报记者: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我想问一下人社厅张宏伟副厅长,“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江苏就业形势怎么样,有没有受到影响?人社部门在稳就业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张宏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谢谢你的提问!刚才李荣锦副主任就“十四五”规划下一步实施谈了很多看法。对于今年以来怎么判断?“十四五”规划进入实施阶段以后,我们如何来推动?我回答一下。

今年以来,人社部门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保障民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持续减负稳岗扩就业,目前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4.19万人,同比增长7.97%;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7%,处于历史较低水平;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3%,比全国低0.6个百分点。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支持企业发展稳就业。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今年我们会同省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延续实施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的通知》,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继续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同时,针对南京、扬州等地突发疫情,将全省工伤保险费率从8月1日起下调20%。1-9月,全省共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4.08亿元,惠及27.14万户企业、431.86万名职工;降低社保费率共为企业减负102.7亿元。

二是开展职业培训提技能。对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给予培训补贴,支持企业大规模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并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和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倾斜,这也是在全国率先做的。同时,依托电子社会保障卡,在试点基础上积极推广职业培训券,帮助培训者免垫付和实名便捷享受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1-9月,全省共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363.09万人次,支出培训资金达24亿元。

三是扶持重点群体兜底线。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刚才徐子敏副书记介绍了91job大学生就业平台,这个平台影响非常大,促进初次就业率保持比较好的水平。目前除了在校生这一块,6.36万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已经有4.97万人落实就业去向。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转移10.8万人到二三产业就业。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帮助22.2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其中新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7946人,这也是今年省政府民生实事,提前完成了,后续进一步做好提质增效工作。扶持各类重点群体自主创业15.42万人,发放创业补贴10.96万人次、2.65亿元;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5.26万笔、88.34亿元,比去年有比较大的增加。

四是实施专项行动保用工。针对疫情情况,年初精心组织“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引导外地员工留城过年、错峰返乡,春节期间外地员工留岗率达到60%。有效运行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和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机制,累计为企业直达送工11.16万人。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培训”,适时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品牌活动,提供专业服务,促进供需对接,有效保障了企业用工。

与此同时,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国内疫情零星散发,能耗“双控”、义务教育“双减”等宏观政策对就业也有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受到挤压,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一些困难,部分群体就业压力依然较大。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政策供给,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具体有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政策法规引领。最近在加快制定《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立法,实施《江苏省“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推进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强化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

二是推进惠企政策落实。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面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以工代训等政策举措,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稳定生产经营和就业岗位,稳住就业基本盘。

三是拓宽创业就业渠道。加强创业政策扶持,举办“创响江苏”大学生创业大赛活动,强化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

四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实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就业创业服务“一件事”改革,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根据劳动用工季节性特点和各类群体求职需求,线上线下开展“金秋招聘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特色活动,全力促进人岗精准匹配。

各位媒体朋友,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全党上下都在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的决策部署。我们将瞄准群众在就业领域的“急难愁盼”,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科学施策,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干事创业的平台、为民造福的平台,全力推进江苏就业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微博江苏记者:就业促进工作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请问财政厅领导,我省财政部门为促进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哪些支持?谢谢。

朱丽菁(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处长):感谢您的提问,感谢您对就业和财政工作的关注。一直以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重要指示,把促进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就业优先的战略部署,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减税降费,护航稳就业。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减税降费工作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顶格出台我省税费减免标准。“十三五”期间,我省新增税费减免累计达8000亿元,惠及400多万家企业和2800多万名纳税人,让企业和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是统筹资金,支持促就业。“十三五”期间,全省安排就业补助资金143.82亿元(其中省财政安排58.54亿元),支持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城乡低保对象等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稳岗返还资金168.89亿元,支持企业稳定岗位;筹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87.7亿元,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工代训等专项行动。

三是多措并举,推动创业带就业。全面落实一次性创业、创业场地租金、创业培训、创业带动就业等补贴政策,支持免费提供创业指导、创业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服务;创新推出“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将贴息支持对象扩大到我省全体城乡创业者;对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基地分别给予孵化补贴和运营补贴。“十三五”期间,全省有89万人次享受各类创业补贴近14亿元,支持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135万人、带动就业542万人,创业带动就业比达1:4,较好地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四是立足人才培养,聚焦高质量就业。扩大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范围,资助高技能人才赴海外培训;设立“江苏技能大奖”,支持职业技能大赛,打造技能人才引导和激励机制,选拔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为加快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十三五”期间,共建设50个省级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和100个省级大师工作室,创建25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2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省财政继续坚持各项稳就业促就业的财政政策。一是持续做好资金保障,统筹下达中央和省级就业专项补助资金22.19亿元,用于支持全省就业创业工作。二是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前三个季度企业社会保险费共降低94.30亿元,有效减轻企业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持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对上年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前三个季度稳岗返还支出14.08亿元,惠及企业职工431.86万人。四是持续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前三个季度专账资金支出23.88亿元,开展培训326.02万人次。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还在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效益上下功夫。通过完善就业资金管理办法、简化补贴申请程序、实施直达资金监控、开展资金绩效评价等措施,动态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补助资金快速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强化资金保障和绩效管理,通过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质量,来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开到这里。会后还可以单独采访。谢谢大家!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