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汪云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消除数字鸿沟,保障中老年用户放心网购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委会同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进行了深入学习研究,一致认为您在提案中对保障和改善中老年用户网络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非常客观、切中肯綮,所提出的具体建议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将认真学习吸收,进一步做好切实解决老年人应对技术困难相关工作,着力消除“数字鸿沟”,更好保障中老年群众放心网购,更多享受信息社会的便捷。结合提案中的具体建议,我们将切实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智能技术运用能力培训
去年11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为抓好贯彻落实,我委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并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重点任务清单》,从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下对老年人的服务保障,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日常就医、日常消费、文体活动、办事服务,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应用,保障老年人财产和信息安全,以及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9个方面,提出了50条分解措施,并逐条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其中,第七部分聚集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应用,提出了要将引导和普及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列为老年教育的重点内容,做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培训工作,帮助有基础、有意愿的老年人了解新事物、接受新科技,融入智慧社会。
在此基础上,我委会同省老龄办、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部门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专项普及培训行动,今年计划培训50万人次,并将其列入今年省政府民生实事,省财政专门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组织老年大学、养老机构、教育机构、老年社会组织等,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培训,帮助老年人提高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培训行动启动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省教育厅建设并上线针对老年人普及智能技术的教育培训平台,组织老年大学等各类教育机构针对老年人研发全媒体课程体系,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省科技厅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逐步扩大数字技能普及范围、强化服务能力,提高包括老科技工作者在内的老年人数字技能,加大在电视、广播、报刊等主流媒体以及江苏“科普云”信息服务系统等各级各类媒介载体平台的老年人科普宣传力度。我委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坚持定期印发工作动态,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对专项培训进度进行通报和调度。截至5月底,全省共完成培训172121人次。下一步,省有关部门将加强工作协调和督导,面向有需求的老年人加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专项普及培训,并通过给予适当激励、授予证书以及组织经验交流、比赛竞赛、互助帮扶等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帮助更多老年人增强包括网络购物在内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二、加强电子商务适老化改造和技术创新
“十三五”以来,省科技厅等部门围绕推进我省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依托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着力加强数据加密、智能客服、仓储物流等电子商务细分技术领域研发部署,累计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4项,安排省拨经费480万元。其中,南京财经大学承担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商务大数据挖掘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通过对个体和群体顾客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整合碎片化数据,实现了跨平台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构建了商务大数据分析平台,使网购操作更加简单高效,并在苏宁云商进行了实例化应用,提升了中老年用户的网购体验。《江苏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重点任务清单》也提出,要针对老年人使用习惯和需求,扩大老年人专用智能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网站、手机APP进行适老化改造,切实改善老年人使用体验。
下一步,省有关部门将聚焦民生关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中的支撑作用,持续加强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研发,带动全社会加大对适老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力度。
三、加强电子商务市场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省商务厅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市场规范化发展。一是加强电商法宣贯。引导电商平台和企业自觉规范经营行为,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商品和服务,畅通投诉维权机制,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网络购物环境。二是推动电商诚信体系建设。搭建江苏电子商务诚信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电子商务信用数据中心,实现电商信用信息数据的互联共享。制发《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诚信建设的通知》,推进电子商务信用标准规范、评价体系建设。三是组织电商示范企业公开诚信承诺和诚信档案。目前,在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我省已有苏宁易购、好孩子等44家电商企业参与,其中11家信用分满分。四是规范电商平台经营行为。会同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进行多次会商,研究建立规范电商平台经营行为的有效机制,并形成专题报告上报。五是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指导省电商协会成立政策法律专业委员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推动行业标准和电商信用评价制度建设,开展电商领域普法教育,指导和监督电商经营者依法经营。六是推进电商领域标准体系建设。2020年,推动《电子商务争议在线解决机制通用标准》《自贸区背景下跨境电商信用评价体系》两项省级地方标准立项,将于今年7月结项。
下一步,省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市场规范化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规范电商平台经营行为。继续开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宣贯,引导电商平台和企业加强自律、规范发展,积极维护市场秩序,合力营造健康、规范、有序、放心的网络购物环境。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借力“双品网购节”“网上年货节”等线上促消费活动以及江苏电商大会等重要展会,引导平台企业公开承诺,切实履行电商平台主体责任,向消费者提供品质有保障的商品和服务,切实增强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用户的网购信心。三是继续推动电商领域标准建设。围绕今年新立项的《电子商务园区建设运营管理规范》和《社区团购团长管理规范》,指导相关单位开展研究工作,推动两项标准建设如期完成。四是提升社区便利消费水平。以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为方向,推动社区商业进一步优化商品和服务,开展数字商务社区培育工作,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便利消费、品质消费的需求。
四、加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为加快建设电子商务基础配套服务体系,省教育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大力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一是支持开设电子商务相关专业。近年来,全省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布点和招生总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省共有江苏财会职业学院等72所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类专业,专业布点数96个,专业开设率为80%;全省共有184所中职学校开设网络、电子产品、电商平台、物流体系、反馈服务类专业,专业布点数475个,中、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人数总计34280人。二是拓宽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支持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人才的贯通培养,逐年扩大试点项目数量和规模,不断拓宽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人才成长通道。2020年,全省现代职教体系共立项电子商务相关专业项目53个,其中,中职高职“3+3”项目159个,参与中职院校87所,对接全省高职院校46所;中职本科“3+4”项目12个,参与中职院校12所,对接全省本科院校11所;高职本科“3+2”项目10个,参与高职院校9所,对接本科院校7所,高职本科“4+0”项目5个,参与高职院校4所,对接本科院校2所。三是不断推动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内涵建设。探索电子商务相关专业领域政、行、企、校合作实践教育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建设一批电子商务基础配套类专业实训基地,改善相关专业实训实习条件。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牵头、4家行业协会、16家高校、10家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组成区域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产教联盟;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沃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导师制”和“433”学生成才工程,建立教育与产业对接协作机制,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四是开展面向社会的电子商务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支持职业院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面向电子商务基础配套行业从业人员的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培训和公益活动。2020年,共有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26所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贸易、电子商务等17个专业点面向社会人员招生,共计录取学生1317人。39所院校举办应用电子商务成人专科专业,设有该专业的校外教学点总数为29个。积极推荐开设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的学校参加“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将行业最新需求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
省商务厅也高度重视电商专业人才培养,2016年,与省人才办联合编制《江苏省“十三五”电子商务人才发展规划》,为完善我省电商人才发展培育体系、健全电商人才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供了政策指导。2018-2019年,每年拿出部分专项资金用于电商专题培训。2020年,推动江苏省电子商务线上培训平台建设,委托省电商协会定期开展线上培训,有7000余人次参与。同时,注重加强与第三方专业培训机构在电商人才方面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下一步,省有关部门将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一是引导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积极开设电子商务基础配套相关专业,扩大职业院校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布点数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二是提升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指导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职业院校与电子商务企业、社会组织在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合作模式。三是鼓励相关职业院校积极参加电子商务相关专业“1+X”证书试点,参与证书标准制订,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相关专业证书试点规模。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