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洪素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与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和省医疗保障局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进长三角养老一体化协作”的建议。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以来,省民政厅积极推动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设计,并协同两省一市民政部门落实相关政策举措。一是推进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参加首届长三角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整体能力素质。二是推进长三角养老机构备案一网通办。优化规范养老机构登记备案流程,明确了长三角地区养老机构备案“一表申请”、“全程网办”工作要求。同时,加快苏州等地与上海市的大数据对接,持续推进长三角养老机构备案一网通办工作。三是开展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协作试点。全省有多个设区市与长三角兄弟城市签署合作协议,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一体化进程。下一步,省民政厅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协作,实现养老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努力提升长三角养老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探索实施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跨区查档服务项目,建立互认互通的档案专题数据标准体系,推动实现养老服务资源均衡分布、合理配置。探索建立长三角养老服务大数据系统,推动养老服务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数据共享,在养老服务标准、照护需求评估、养老护理员资质等领域先行开展区域统一标准化试点。促进长三角养老服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探索发布区域产业资本和品牌养老机构进入当地养老市场指引,支持养老服务企业连锁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推动共建统一开放的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市场,推进养老护理员技能等级认定、养老机构院长从业资质区域内互认。
二、关于“持续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建议。“十三五”期间,全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共建成1.82万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589家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200余家社区老年人助餐点,260万老年人接受专业化居家上门服务,3.08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连续4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护理型床位补贴政策,共建成养老机构2374家,床位46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9.32万张。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建设分布式、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大力推进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提升社区嵌入式护理型机构和日间照料机构覆盖面,“十四五”期间实现全覆盖。推动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提高养老机构长期照护服务能力,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刚性需求,“十四五”期间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比例不低于70%,实现护理院县域范围全覆盖。聚焦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硬件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十四五”期间每个涉农县(市、区)至少具备1所以失能(失智)、半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机构,并改造升级3所以上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三、关于“推进医养资源有效整合”的建议。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有效结合,为老年人病有所医提供支持。全省共104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占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总数的60.5%。全省建成二级以上老年病医院15家,护理院275家,老年医院和护理院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国全省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线上培训,促进各类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共建成各类医养结合机构705家,其中新增55家。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在全省范围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深化医养签约合作,推动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服务规范签订合作协议。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利用现有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机构发展,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提高老年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加快老年医疗机构建设,优化老年医疗资源配置,建立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老年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相关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加强老年医学研究和临床技术应用,完善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接续性服务机制。
四、关于“发展智慧养老居家服务新业态”的建议。“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着力提升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养老服务三级中心的智慧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分散供养特困以及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空巢老年人等对象实现紧急救援呼叫服务全覆盖。支持各类主体新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加快高新科技在养老机构的推广应用,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智慧助餐、智慧照料、智慧医疗、智慧文娱等服务,提升现有养老机构智慧化水平。全省建成省级统筹、各地接入的省市县三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老年人基本信息、养老机构信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信息、养老服务信用信息省域范围共建共享,通过智能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五、关于“探索推行家庭照护床位试点”的建议。我省是全国最早推行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的省份。目前,全省已建成家庭照护床位7200余张,较好满足了部分老年人居家接受专业化照护服务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引导各地根据实际需求建设家庭照护床位,并围绕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机构签约、适老环境改造、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等环节,健全家庭照护床位建设运营政策,让居家老年人享受连续、稳定、专业、规范的养老服务。进一步健全家庭照护床位的设置标准和上门照护服务标准,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明确家庭照护床位的服务项目、服务频次、收费标准、权责义务等内容。鼓励专业性强、服务质量高、连锁化品牌化经营的养老机构负责周边社区家庭照护床位的建设,并提供相应的居家照护服务。
六、关于“教养结合,发展老年教育工作”的建议。目前,全省共有老年教育机构8792所,其中老年大学219所,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23%。下一步,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推动老年教育融入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各类老年大学与养老社区、养老机构结对,把老年教育送到老年人身边。鼓励各类老年老年大学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等养老服务场所中设立老年教育分校或教学点,共同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二是推进公共场所向老年人开放。鼓励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资源向老年人开放。鼓励离退休干部(教师)、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员、社会贤达等担任兼职教师,扩大老年教育志愿者规模。三是完善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建立政府统筹,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激发全社会支持发展老年教育的积极性。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个人负担的老年教育办学体制和经费分担机制。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热切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江苏省民政厅
2021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