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邹小波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主食菜肴工业化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2021年,我省食品工业实现营业收入5977.2亿元、利润总额479.2亿元。主食菜肴加工业是我省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健康江苏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规模化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产业规划引导。省委、省政府对主食菜肴加工业高度重视,2020年,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传统食品加工,积极发展主食加工业。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江苏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实施方案》,支持发展“中央厨房”模式,促进中餐食品工业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我省涌现出南京桂花鸭、百斯特鲜食、美鑫食品等一批主食加工企业。其中,17家企业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十三五”以来,我省围绕食品安全和加工装备领域,组织实施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等相关科技计划80多项,投入经费4500余万元。加强科技型主食加工业培育,开展主食菜肴加工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支持百斯特鲜食、苏食、东园等企业开展主食现代加工、保真保鲜、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多元化新产品开发能力。支持南京乐鹰等装备企业研发智能蒸锅、中式菜肴分装机、高性能炒菜机等主食加工装备和大型生产线,推进主食加工装备自主化,提升自动化水平。
三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传统主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装备水平。伽力森主食、美鑫食品、江苏周黑鸭等企业先后获评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其中伽力森主食自主研发的冷冻熟面生产线,实现了20道工序智能化生产。加快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我省9家企业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全国中央厨房模式案例,百斯特鲜食被认定为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020年,我省在扬州举办了食品工业企业中央厨房新模式发展推介活动,组织全省30余家中央厨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交流对接,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四是强化质量标准建设。加快主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2022年4月,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农科院、省消保委、省餐饮协会等单位制定发布了全国首部《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进一步完善规范了预制菜企业经营,推动了主食菜肴标准化发展。同时,相关部门积极指导企业完善主食质量标准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规范企业管理和运营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五是加快产业人才培育。充分发挥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等省内高等院校学科资源,支持开展主食产业相关课程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加强行业自律,指导有关行业协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和高技能人才鉴定工作,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批行业专业技能人才队伍。
下一步,我厅会同相关部门将根据您的建议,认真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为抓手,大力推进主食菜肴产业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安全、多样、健康、营养、方便食品消费需求。
一是支持产业协同创新。加快整合省内主食菜肴产业创新资源,支持省内相关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支持主食菜肴产业相关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和高校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培育一批科技型主食菜肴加工企业,构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推动产业“智改数转”。支持主食菜肴加工企业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主食菜肴加工装备,推动产过程智能化和生产装备数字化发展,支持企业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提升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水平。
三是加快高端人才培养。鼓励企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员工培训,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培育行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开展技能竞赛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技能人才。
感谢您对江苏主食菜肴加工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