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杨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发展数字产业中运用好明星效应”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加强统筹,完善顶层设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我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抢抓发展新机遇,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构筑发展新优势。2021年,我省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部署,并根据省委常委会工作部署要求,八部门共同印发了《江苏省数字经济加速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提升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提出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的七大重点任务:建立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建立数字化应用体系、健全数字化治理体系、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建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5月3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成立了省委书记、省长双组长制的全省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在顶层设计、制度保障方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二是加大支持,培育明星企业。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数字产业发展,致力于打造各行业具有全国影响力明星领军企业。我省数字产业总体技术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一些重点方向技术水平全国领先。云计算大数据领域,大数据相关的通用软件居国内先进水平,工业大数据应用水平全国领先,拥有聚合数据、朗动科技、苏州国科、无锡帆软、中新赛克等一批专业化代表企业,在电商、工业、政务、旅游等不同行业,拥有苏宁易购、徐工信息、擎天科技、同程旅游等明星企业。人工智能领域,智能芯片、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含VR)等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拥有思必驰、征图新视、科沃斯等一批代表性企业。区块链领域,我省区块链底层平台技术及区块链应用技术水平国内先进,拥有专注于底层技术平台研发的恒为信息、金宁汇、同济区块链研究院,以及技术应用突出的荣泽信息、壹证通,专注安全的通付盾等代表企业。
三是“推成出新”,深耕优势领域。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和全国制造业基地,制造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较强,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齐全的工业门类。据信通院统计,2020年我省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数字产业化规模为1.64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的36%,产业数字化规模达2.91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的64%。现在及今后一段时期,产业数字化将成为我省提升竞争力的发力点。为推进产业数字化,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智改数转”决策部署,我厅牵头组织成立“智改数转”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印发《关于制定“智改数转”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指导各设区市编制实施方案。编制《2020年省工信厅“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清单》、《“智改数转”费用纳入研发费用范围指引》等,首批选定化工等12个重点行业,分行业编制“智改数转”实施指南。制定《江苏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比学赶帮超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四是打造标杆,形成“雁阵效应”。持续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探索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的价值和作用,打造行业标杆,带动形成数字产业“雁阵效应”。持续开展大数据、区块链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评选,2021年培育省级大数据优秀应用示范项目50个,9个项目入选工信部试点示范,培育省级区块链优秀应用示范项目14个。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全省初步构建大数据产业综合发展体系;初步形成全省区块链产业布局。全省数字经济生态逐步完善,应用不断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已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增长的关键引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支撑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诚如您所言,我省在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过程中,还存在抓手不够精准,数字产业亮点不够明显,手段不够有效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结合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提升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加快《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实施,积极打造各领域、各行业明星,发挥好江苏的宣传实力以及各个行业的明星资源优势,宣传江苏的数字产业示范项目。
一是强化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培育。鼓励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核心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加速成长为具备生态构建能力的平台企业、链主企业,强化生态构建能力,打造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帮助企业积极对接发展所需资源,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鼓励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发挥特色优势,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深入实施《江苏省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型产业链链主企业,并支持链主企业基于产业链协作平台,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二是做大做强新兴数字产业。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大数据+”卓越产业链。实施区块链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进“七个一”工程,深化全省区块链产业布局。实施江苏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争创和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持续推动DCMM评估工作,扩大企业CDO制度试点,推动发展大数据清洗、标注等新产业,打造相关产业基地,提供高质量数据要素资源。
三是持续开展应用示范项目评选。持续开展大数据、区块链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评选,聚焦工业大数据、民生大数据、大数据关键产品、数据管理及服务、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区块链创新与应用遴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推荐优秀项目参选工信部试点示范。
四是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制度优势。切实履行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加大统筹协调和宣传推介力度,鼓励各地、各部门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性成果,探索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特色园区,树立一批数字化赋能标杆企业、标杆项目、典型模式,加大主流媒体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力度。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