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是“国际淡水豚日”,也是“长江江豚保护日”。镇江市资规局发布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科学考察成果:保护区内共发现野生动植物94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7种。
2022年10月至今年10月,镇江市资规局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对镇江豚保区进行生态科学考察。这是保护区设立以来开展的首次全面考察,调查范围覆盖保护区全域及邻近的水域和陆域。
科考结果显示,2023年镇江豚保区内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26头,约占长江干流江苏段长江江豚总数的21.3%;长江镇江段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34头,约占长江干流江苏段长江江豚总数的27.9%。保护区内江豚呈聚集性分布,主要分布在和畅洲东北汊和焦北滩水域。
保护区内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有多种珍贵濒危物种分布。数据显示,保护区内分布有浮游植物121种,浮游动物52种,底栖动物50种,鱼类56种。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江豚外,另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胭脂鱼及江苏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长吻鮠、鳗鲡等鱼类。
保护区内分布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保护区内有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14种,鸟类194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鹤、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乌龟和黑鸢、白琵鹭、震旦鸦雀等32种鸟类。
保护区内还分布较为丰富的湿地植物。湿地植物共有207种,其中蕨类植物6种;被子植物201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142种,单子叶植物59种。包括粗梗水蕨、野大豆和莲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次调查还记录到陆生昆虫24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