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南通技术合同成交额超300亿元

时间:2023-11-14 10:41 来源:南通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通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3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

南通市强化政策引领,创新服务模式,促进精准对接,全力推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以高质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引擎加快输出“第一生产力”。

打通难点堵点,对接更加精准

南通市瞄准技术转移转化的难点、堵点精准施策,让供需双方实现“双向奔赴”。科技部门牵头,一方面从需求侧出发,摸排产业堵点、企业难点,另一方面从供给侧出发,挖掘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依托南通科技大市场服务平台,推动企业线上发布“有效”技术需求,动员高校院所线下提交“硬核”解决方案,促进技术成果精准对接转化。

今年以来,南通市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超300亿元,其中涉外(境外)合同成交额超50亿元,累计服务企业超6000家(次),与全国近300所高校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300余项,合作金额超5.7亿元。

概念验证和成果中试是弥补基础研究成果与市场化之间空白的关键环节。今年,南通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政策,支持概念验证中心和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建设。

线上线下服务,转化更为高效

目前,在南通的企业和高校之间,活跃着一支400余人的技术经理人队伍,他们既懂技术又懂市场,从技术成果的对接,到技术合同的签订,全程提供专业化服务。此外,南通市科技局还在各板块配备了一名专职登记人员,围绕全市重点板块、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开展技术转移服务工作。

南通市科技局建立“一线下+两线上”技术合同登记服务模式,登记机构线上审核登记、线上反馈登记信息,科技部门线下抽核;实行不见面审核制度,缩短企业登记时间,完成各县(市、区)、园区初审窗口全覆盖,实现企业属地登记。

真金白银保障,企业更添信心

企业是创新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南通市拿出“真金白银”,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企业进行技术合同登记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和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

成果转化量质并举,也离不开中介方的努力。南通大学紧贴地方产业发展,构建技术转移创新服务平台。去年,该校技术转移中心作为中介方促成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超2000万元,获得市级技术转移奖补资金超40万元。

政策支持力度,还在持续加大。今年南通市优化升级的“新科创30条”,明确了对技术输出方、吸纳方和中介方的奖补政策,对技术中介方的奖补力度从实际成交额的2%提升至3%,支持力度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