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城乡居民就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升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的获得感,11月28日上午,丹阳市召开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推进会,现场发布全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十大举措”。
今年以来,丹阳市卫生健康系统以一揽子“强基层”举措为支撑,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方便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此次发布的卫生健康便民惠民“十大举措”,包括“打通预约就诊双向转诊路径”“加快信息化互联互通”“加强医共体资源共享”“方便居民配药开药”“开展家医巡诊,服务群众‘零距离’”“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推行错峰延时服务”“改善就医‘软硬环境’”“开展健康教育及随访义诊活动”“提高就医结算效率”。
其中,在打通预约就诊双向转诊路径方面,城区二三级医院开通网上、电话预约挂号,建立预约挂号系统,减少市民在医院排队等候时间;在加快信息化互联互通方面,加快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打通二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完成诊疗信息、健康档案等互联互通,方便医务人员查阅,持续完善医学影像、心电、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建设,建立动态心电中心,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让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享受三级医院服务;在加强医共体资源共享方面,人民医院、中医院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针对17家基层医疗机构共建需求,以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定期选派高年资专科医师到基层坐诊,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在方便居民配药开药方面,二三级公立医院根据《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为病情稳定、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提供“一站式”长期处方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则全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长期处方服务,为病情稳定的签约居民开具4~12周长期处方,并逐步扩大慢性疾病病种覆盖范围;在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对辖区65岁及以上人群健康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做好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同时加强儿童健康管理;在推行错峰延时服务方面,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门诊量变化,动态调整门诊开诊时间,确保群众及时就医;在提高就医结算效率方面,城区二三级医院设立医保服务中心,所有医疗机构设立医保结算窗口,提供手机移动支付、自助缴费机、医保刷脸支付、数字人民币等多种付费渠道和结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