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镇江长江豚类省级保护区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时间:2023-11-29 10:58 来源:镇江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11月28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第24 届大会暨中国加入人与生物圈计划50周年、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立30周年大会在安徽黄山举行,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被授予“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成员证书”,成为今年江苏省唯一一个加入CBRN的自然保护区,也是9家新加入CBRN成员中唯一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科学计划,旨在解决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生物圈保护区是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最重要的场所。

为充分利用“人与生物圈计划”这一国际交流平台,中国于1993年成立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该网络也是全球首个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相对应的国家网络。截至2023年11月,网络成员从成立之初的45家增加至200家,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跨部门跨领域的自然保护地交流平台和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开展保护区能力建设和理念培训的教育平台,为各成员单位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度重视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在严格保护区日常巡护的基础上,先后配套完善巡护艇、巡护车、5G无人机自动巡查机库、AI智能识别相机、水质和环境监测系统、长江江豚救护基地等设施,构建保护区“水陆联动,天地一体”监测体系。出台并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意见》《保护区巡护管理工作制度》等,出台《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这也是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牵头发起成立全国首个地方性江豚保护联盟——镇江市长江江豚保护联盟,联盟成员单位已扩容至16家。创办并持续开展全国大学生江豚保护夏令营和镇江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等活动,江豚保护和长江生态保护意识日渐深入人心。

最新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保护区内共发现野生动植物94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7种。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26头,约占长江干流江苏段长江江豚总数的21.3%。今年以来,怀孕江豚产仔、江豚捕食刀鱼、青头潜鸭、粗梗水蕨等屡上央视和热搜,江豚已成为镇江的一张生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