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连云港市“耕海牧渔”养护海中“绿水青山”

时间:2023-12-21 16:08 来源:连云港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近年来,连云港市秉持生态优先理念,通过持续修复海洋生态、养护渔业资源,目前海洋牧场各年平均生物量是投礁前的5倍以上,是同期对照区的2-3倍,海水表层溶氧浓度和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连云港市从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海洋牧场建设。市海洋渔业主管部门积极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在特定海域投放各种水泥框架、旧铁船等人工鱼礁,吸引各种海洋生物围绕礁体觅食、栖息、繁殖,为其提供人造的栖息、繁殖和生长场所。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增殖放流的实施力度,以中国对虾为主,鱼、蟹、贝为辅,进行定期、定点投放,促进近海渔业种群资源恢复。

目前,连云港市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投放各类人工鱼礁7万多个,布设100多处人工鱼礁区,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放流各类苗种100多亿尾(粒),形成“保护+增殖”型鱼礁组合模式,积极推动渔业从追求产量的“猎捕型”向以生态优先的“农牧型”转变,打造了海州湾、秦山岛东部两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为海中“绿水青山”得到制度保障,连云港市相继组织编制了一系列海域规划文件,并颁布了首部国内海洋牧场管理地方性法规,让海洋牧场的建设、开发与管理有了“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