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6日是江苏省“爱鸟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保护鸟类迁徙通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镇江现已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镇江共有鸟类15目55科262种,较去年的15目55科248种,新增了14种。
据介绍,镇江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线上,湿地资源丰富。长江、大运河构成了镇江湿地生态的“丁字形”骨架;长江沿岸,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广布;大运河穿越整个市域,大运河及其相连通的丹金河、香草河、九曲河串联起丹阳平原地区的湿地板块。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填充了“丁字形”骨架的西侧空间,大量湖泊、库塘湿地散落其间。而在部分平原地区,人工河网密布,遍布着水产养殖场。镇江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的湿地资源,为候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栖息环境。
近年来,镇江通过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形式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市有湿地面积4.18万公顷(水稻田除外),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0.9%,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5.1%。
截至2023年2月底,镇江共有鸟类15目55科262种,不乏东方白鹳(冬候鸟)、白鹤(冬候鸟)、青头潜鸭(冬候鸟)、中华秋沙鸭(冬候鸟)、白枕鹤(冬候鸟)、水雉(夏候鸟)、小天鹅(冬候鸟)、鸳鸯(冬候鸟)等珍稀濒危候鸟物种。其中,东方白鹳、白鹤、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和白枕鹤5种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