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进入汛期,除了堤岸检查等防汛准备在快马加鞭开展,走马塘河道整治等水利工程建设也加紧项目报批或开工建设。最新信息显示,无锡市今年涉水工程建设计划投入约50亿元,为3年来最高。
“联网”全域推进,打开水资源综合利用空间
蠡湖未来城水利项目建设负责人介绍,针对区域内新城河以西片区河道零散、与骨干河道不相连,新城河以东片区缺少河道、不利于除涝排水的状况,今年起未来城要启动约六七公里长的新开河道建设,来沟通徐详浜、邵巷高孚桥浜等数处断头浜。
连通的同时,区域内的河道也将全面展开截污以及水岸生态化治理、小型湿地建设等,至2025年7条入湖河道水质要由当前总体Ⅳ类提升到Ⅲ类,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不久的将来这里还将新建渔父岛TOD综合体、数字创意街区等商业休闲空间,并新建长约3公里的水上游线将其串联起来,使这块待开发地加快成为太湖湾科创带上的明珠。
无锡市水利局人士说,年初发布的三年行动方案明确,至2025年要打通81个水系微循环,涉及155条河,使沿岸居民区密集的重要河道与其他水网相连畅通,提升水环境质量。
“补网”加速,提升河湖引排、调蓄能力
加速“补网”,推动现有河湖提升引排、调蓄能力,是今年无锡市水利工程的另一个重点。信息显示,全年计划实施市级水利项目21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7.3亿元,其中约50%围绕京杭大运河整治提升及其他骨干河道等清淤、护岸整治而开展的。
在江阴,新桃花港江边枢纽建设大约在6月完工,将和近几年新建的新沟河江阴水利枢纽、定波水利枢纽一起成为涝水北排长江的“三朵金花”,江阴北排长江能力可较建设前增加约450m³/s,当遭遇长江高潮位顶托时,泵站自主排江能力提升约350m³/s。而河道淤积严重、水面不断萎缩,已是区域防洪除涝隐患的老桃花港,今年也将启动清淤、水面拓宽及闸站建设。
由市、市(县)区共同推进的河道清淤今年起“按一个调子”全面铺开,涉及146条河,为改善区域河网水生态环境打好基础。
更大力度“强链”,激发城乡发展新活力
当前,无锡市水网已形成“一轴两带”“七廊八脉”“十湖千链”布局,即以京杭运河为轴,以长江保护带、环太湖保护带为两带,以望虞河等7条骨干河道为廊,以梁溪河等8条河道为脉,小区、企业密布或处于防汛排涝关键点等城乡重要节点的千条河道为链,将滆湖等10个湖、荡及上述骨干河道连起来。今年起,无锡市结合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大力推进“强链”工程,让这些重要河道加快提升水生态建设水平。
锡山区境内长约4公里的东青河已有10多年未疏浚,淤泥深度多为1至1.5米,影响行洪和通航。沿岸有多处岸坡为土坡且有水土流失现象,汛期水质下降明显。今年起将在这里清淤9万立方米,使涝水由这里流经十一圩港再入江的通道更畅通。这样,通过锡澄运河、白屈港等骨干河道调引长江水,经新沟河、走马塘等联动排水入江的水体循环流动体系得以优化,可增加水体含氧量,使水生态系统更稳定。
据悉,“十四五”期间无锡市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投入要占总投资的三成多,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强链”工程。仅今年,无锡市就要打造美丽幸福河湖600多条,以水岸面貌焕新来激发城乡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