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276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的提案)
时间:2023-07-20 15:21 来源: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字体:[ ]

王维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江苏是较早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江苏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工作部署,着力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在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方面作出积极探索。

一是加强统筹布局。“十四五”以来,省工信厅、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政策文件,在自主创新、人才供给、应用示范、要素保障等方面细化了发展举措,推动形成以苏南城市群为重点、以南京和苏州为核心的“一带两核”发展格局,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2023年,省内46所本科高校设置人工智能专业,34所高职院校开设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需求优化专业布局。鼓励相关职业学校加快传统专业的“智改数转”工作,截至2022年底,62所高职院校在资源环境、能源动力、土木建筑、装备制造、食品药品、交通运输、电子信息、旅游、公安司法等9个专业大类领域中,开设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医疗装备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等25个专业,133个专业布点。

二是完善政策支撑。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省级层面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符合人工智能等全省重点发展领域、符合产业政策和教育政策、符合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求作为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坚持有利于创新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利于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有利于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总体要求,细化提出各项推进举措。各市均出台市级层面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实施意见,统筹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规模、结构和层次,推进产教融合政策落地落细。

三是构建长效机制。我省于2019年发布我国第一个省级层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法规《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并同步对各设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校进行《条例》落实情况专项督导。定期开展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调查,引导职业院校优化专业结构。推动教学方式转变,实施“岗课赛证”融通,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建立健全校企联合培养教师机制,大力推进产业教授、技能大师进校园,覆盖80%以上的高职院校。接续推进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培育,经五个批次的持续推进,纳入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建设培育库的企业达613家,数量规模居全国前列,其中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孟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7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入选。

四是服务产教对接。2022年,省教育厅遴选了100个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其中包括“‘无锡职院-威孚高科’智能设计与生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等31个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的校企合作组合,推动相关学校与人工智能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市场急需的人工智能人才。常州市作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十四五”期间继续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一批职业院校向产业园区集聚,形成4个与产业集聚区结合的职业教育集中区,其中,城南建有与武进高新区智能制造、机器人等产业契合的常州科教城。苏州市、无锡市着力构建政行校企命运共同体,优化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学业、就业“六业联动”机制,依托千亿级主导产业打造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软件及集成电路、物联网等15个产教融合联合体,切实降低人才培养成本,促进产业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围绕“赋能”和“提升”,提出了“推动形成产教融合头雁效应、夯实职业院校发展基础、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激励扶持组合举措”5方面19条政策措施。下一步,江苏将结合全面落实《实施方案》明确的重点任务,健全完善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总体设计,着力深化推进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组织协调。抓好多重国家战略在江苏叠加的发展机遇,以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储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能技术人才。把专业与产业匹配作为基础要素,把平台建设作为关键抓手,凝聚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工作合力。加强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组织协调,推动省级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协同配合,共同推进产教融合深化发展。指导完善市级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推动建立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层次递进的工作机制,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积极争取更多城市入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二是加大政策协同。鼓励引导职业院校,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接续推进产教融合建设试点,研究制定产教融合企业建设培育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等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方案、认定标准和企业评价指标,实现产教融合型企业规范化发展。深化细化实化江苏省激励扶持政策举措,重点推动运用投资补助、银行贷款、企业债券、产业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税费调整等多种手段,完善符合省情的组合激励“政策包”。

三是注重示范引领。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求,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现场工程师”等项目的推进实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遴选建设一批人工智能领域产教融合重点基地。统筹运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长期贷款等资金渠道,形成支持合力,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指导产教融合型入库企业优化完善、深入落实产教融合整体工作方案,及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切实发挥产教融合引领示范作用。宣传推广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推动各地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衷心感谢您对发展改革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3年6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