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031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发展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提案)
时间:2023-07-24 11:02 来源: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字体:[ ]

民盟江苏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发展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经与江苏银保监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和历次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会同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驻苏机构及省有关部门,着力健全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切实提升绿色金融支农、惠农服务效能,为全面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一是强化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保障。我局将全省绿色金融工作纳入省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明确13个部门职责分工,建立省级部门定期联络和信息共享机制;配合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持续开展省绿色金融奖补资金综合评审工作;会同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制定多份省级层面绿色金融政策文件,每年持续印发绿色金融发展工作要点,明确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支持领域,统筹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引导加大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对发放“苏碳融”贷款的银行机构,由省普惠金融发展基金提供增信和风险补偿,对提供绿色债券担保增信的担保机构,给予单支债券30万元的担保奖励;修订《江苏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实施细则》,按季度开展评估,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提升银行机构绿色金融绩效;探索将碳减排支持工具运用、“苏碳融”产品推广等情况纳入MPA考核,推动绿色金融政策落地落实;持续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促进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力度。江苏银保监局连续三年将提升绿色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质效纳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四保障六提升”行动,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去年印发《江苏银行业保险业深化绿色金融服务行动方案》,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主动开展金融支持绿色农业产品服务创新;认真落实中国银保监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鼓励涉农银行保险机构通过组建绿色金融专业部门、建设特色分支机构、设置专岗专职等方式,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和风险管理水平。

二是构建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金融支撑体系。省生态环境厅推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化透明化,严格落实《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环综合〔2021〕43号)及相关制度规定,组织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整合梳理辖区内重点排污单位、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按照“依法依规、应纳尽纳”的原则,筛选审核形成2022年度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督促、推动企业按照全国统一格式依法披露环境信息;以江苏“环保脸谱”企业环境信息数据库为支撑,将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纳入省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统一建设,加强与排污许可、环保信用、执法监管、应急管理等数据的衔接,并在官网开设专栏,对2022年度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情况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我局建设省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绿色融资服务基础支撑能力,目前已初步建成包括3000家绿色企业和600个绿色项目的绿色企业(项目)库;配合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组织开展7次“金环对话”活动,主动搭建政银企沟通桥梁,做好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向各设区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转发省发展改革委认定的三批全省绿色金融重点支持项目,引导各地会同有关部门构建常态化绿色金融服务机制,做好辖内绿色项目融资需求信息向金融机构共享工作,确保金融服务重点项目跟进及时、保障到位。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与省发改委、生态环境厅和工信厅等部门联合建立“央行资金重点支持省级绿色企业名录库”,目前已有入库绿色企业2910家、绿色项目844个;指导获得央行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定期公开披露碳减排信息,目前已有63家省内法人银行机构初步建立了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主动披露或报送环境信息;在泰兴试点全省首个区域性绿色金融标准库建设,指导出台《企业融资绿色评级办法》《绿色项目融资认定办法》,已完成对268家企业、46个项目绿色认定评价,入库企业174家、项目29个;推动宜兴构建宜兴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标准体系,与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合作开展了转型企业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三是破解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难点堵点。省农业农村厅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不断健全电子信用档案,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逐步建立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农业项目补贴、产品认证等挂钩机制;会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开发了抵押融资登记系统,打造农村产权“互联网+交易鉴证+他项权证+抵押登记”抵押融资链条,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提供服务,去年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农村产权交易领域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目前,全省基于平台上线金融产品21个,共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超9000笔,抵押土地超270万亩,贷款88亿元。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创新生态产品金融赋能新模式,指导扬州市以农庄生态产品价值为质押,发放全省首笔“GEP生态价值贷”30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业项目融资难、生态资产评估难、评估结果应用难等问题;联合省生态环境厅、江苏银保监局等部门开展碳资产质押融资试点,制定《江苏省碳资产质押融资操作指引(试行)》,明确碳资产评估、质押及处置等操作标准,规范碳资产质押贷款发放流程,加快完善并推广碳资产质押融资操作模式,指导江苏银行以企业履约清缴后剩余碳排放权配额为抵押,发放全省首笔碳资产质押贷款460万元。江苏银保监局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全覆盖工作,依托“整村授信”“信用村建设”等措施开展农户建档评级工作,2022年末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完成率100%;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出台缓解农村产权抵质押难题的专项文件,探索将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和活体等9项农村产权交易资产纳入抵质押物范围;指导银行机构拓宽农村合格抵质押品范围,探索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质押方式,深化与省农担公司业务合作,积极破解农村金融增信难题。

四是推动聚焦乡村振兴的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探索“美丽乡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开发”模式,今年3月联合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出台《江苏省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实施工作方案(试行)》,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截至今年4月末,大美阳山生态环境修复与农文旅融合开发(EOD)等3个项目已被纳入国家试点库,涉及总投资58.9亿元,目前均已完成授信,授信总额15.3亿元,已发放贷款1.6亿元。省农业农村厅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指导各地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进一步推动省风险补偿基金项下“苏农贷”覆盖面,引导各战略合作银行主动对接服务,加大宣传推广力量配备和产品创新力度;会同省联社创设农户小额普惠信用贷款“富农易贷”,被农业农村部评为“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2)”。我局开通省金服平台“乡村振兴”专板,推出“苏农贷”“苏服贷”等产品,截至今年4月末,平台注册涉农企业5.89万家,当年成功撮合融资额57.69亿元;加大涉农企业上市培育力度,今年全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含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农业类拟上市企业;指导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开展“创融江苏”农业(乡村振兴)板专场活动,为大豆酶解发酵等6个项目提供路演服务,专板挂牌展示企业1169家;指导省联社督促辖内农商行将更多资金投向乡村振兴领域,截至今年4月末,全省农商行系统涉农贷款余额1.27万亿元;配合省财政厅等部门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试点,截至今年4月末,淮安等3个试点地区共为335户生猪养殖户29.41万头生猪提供6.85亿元风险保障。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创新绿色再贷款产品“苏碳融”,2022年以来,引导全省金融机构通过“苏碳融”支持绿色涉农、绿色民营小微企业1379家,金额178亿元;创新绿色再贴现模式,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通过再贴现累计支持省内绿色涉农企业等市场主体8176家,合计金额409亿元,平均票据贴现利率1.87%,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近2.8亿元;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利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全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353.8亿元,提供低利率资金激励212.3亿元;扩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融资规模,2022年全省绿色信贷余额2.4万亿元,发行绿色金融债券81亿元。江苏银保监局聚焦绿色农业发展,持续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巩固提高产粮大县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及玉米种植收入保险覆盖面,扩大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保险覆盖面,支持渔业和内塘养殖保险发展;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全国首单“村集体经济收入保险”、全国首例“地理标志”保险理赔在江苏落地;家庭农场综合保险、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试点取得良好成效。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会同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驻苏机构、省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导作用,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倾斜,助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省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推动涉农企业环境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二是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开发”试点,鼓励地方谋划好项目,并通过中期评估、财政激励等手段,督促项目稳步有序推进;三是进一步挖掘农村产权金融价值,开展“富农易贷”推广提升行动,实现授信、用信覆盖面显著提升,持续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四是进一步发挥沪深交易所江苏服务基地、区域性股权市场、后备企业资源库等功能作用,大力推动优质涉农企业上市挂牌;五是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强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依托省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绿色融资主体认定、评价、管理的自动化和精准化,充分发挥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作用,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加强机制建设,创新涉农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最后,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我省金融改革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也恳请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监督。

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