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积极推动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
时间:2023-08-15 12:37 来源:淮安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启动,“六位一体、八项工程、十大目标”取得初步成效,古老沧桑的黄河故道焕发新光彩,成为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百姓富裕的生态富民廊道,故道沿线村庄美起来、村民富起来。

生态优先,打造绿色水美“生态廊道”。2022年,淮安市启动实施古黄河生态休闲带开放连通工程,沿古黄河畔打造了一条40公里的生态绿道,无障碍贯通古淮河湿地公园、樱花园、桃花坞等沿线十余个公园,将美景串珠成链,让绿色连通万家。目前,绿道已全线贯通,正在进行景观及附属设施提升施工,预计今年9月完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黄河生态保护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保护条例,编制生态发展带研究规划,提出“一带、二心、四区、八大工程”的总体发展思路。目前,古黄河淮安段水质状况良好,监测的2个断面水质均长期稳定达到功能区划Ⅲ类标准。黄河故道淮安段沿线区域森林覆盖率达32%,水源地、湿地保护率达100%。

产业集聚,打造产城融合“发展廊道”。四水穿城,岸绿河清。黄河故道淮安段沿线,一批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先进制造业集聚,有全球领先的超高强精品钢帘线项目,有全球单体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N型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有全球最大的PCB生产商……产城融合的“发展廊道”逐渐显现。

共同富裕,打造富民增收“经济廊道”。近年来,淮安市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推进集体经济增收的重要抓手,围绕“七空间一资源”全面收回被侵占、低效发包、长期闲置的集体资源资产,盘活利用,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带动群众致富。围绕高质量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目标,加大对故道沿线23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促力度,完善衔接资金项目储备清单和年度实施项目清单,推动沿线帮促项目早建成早达效。

以文赋能,打造文旅融合“展示廊道”。近年来,淮安市充分挖掘黄河故道淮安段沿线名人故居、淮扬美食、河工文化等特色鲜明的人文旅游资源,积极探索“非遗+旅游”新模式,推动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增强文旅影响力和市场吸引力。同时,积极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家园。“十四五”以来,黄河故道淮安段沿线镇街已创成省、市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15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