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苏州:实招实策全程“置顶”,“企业家日”长效聚能

时间:2023-08-24 07:32 来源:新华日报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在刚刚过去的7月,苏州营商环境升级再掀热潮。近一个月来,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围绕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部署要求,苏州紧密开展多达10项“企业家日”系列活动。从市领导调研民营企业专项工作,到出台《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3》126条实招举措,再到成立深圳市苏州商会、苏州市工商联国际合作委员会,举办“金企联沙龙”……通过切实发挥统战作用,协同推进活动实施,不断延展助企服务链条、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篇章,将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的创新举措落到实处、做出长效,为民营企业跨越发展打通更多堵点、“刷”出更多连接点,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家奋斗当“夏”,逐梦向前。

“量身定制”系列活动,赋能企业“向实向新”

“大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苏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当好排头兵。”在7月21日苏州“企业家日”到来当天,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举行,让这座城市在坚定不移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再一次吹响前进号角、展现创业雄心。

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是创业就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承载,围绕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苏州通过推进为“企业家日”量身定制的一系列活动实施和平台打造,充分培育新时代民营经济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特质、新禀赋,构建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新平台、新模式,助力民营经济发展腾飞。

在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2023年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出炉,22个方面重点工作、126条举措,招招锚定创新发展、务实托举。整个火热7月,苏州以开展“企业家日”系列活动为契机,用满满当当的“服务包”,为民营企业托举创新发展“一片天”。

莲动下渔舟,千帆立潮头。苏州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在江苏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截至今年6月底,苏州经营主体总量达291.55万户,位居全省第一,占比超全省的五分之一;苏州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数量始终保持全国领先。

如何在高地之上再立高峰、促进民营企业持续成长壮大?此次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给出新答卷。在最新发布的“2023苏州民营企业100强”和“创新100强”榜单中,民企百强分布在制造业的企业数达70家,有6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00亿元。企业创新100强中有96%以上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户均拥有有效专利381.5件。

民营企业的“登峰之路”,在于“向实向新”。多位民营企业家表示,根植苏州优越的营商环境,企业的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和行业领先优势体现得格外明显,巩固了民营企业发展长青优势。在刚刚发布的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恒力集团连续第7年挺进世界500强。“立足实体经济、深耕优势产业,努力打造全球行业新标杆,是恒力的战略定位。”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表示。下一步,恒力集团将持续推进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创新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力争在技术研发、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作出贡献,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不跟风、要领跑,善于创新,这是根植于盛虹人骨子里的精气神,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底气所在。”企业连续第四年登榜世界500强,排名较上一年度跃升了19位,盛虹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唐金奎表示,接下来,盛虹将持续放大炼化一期项目产能,在此基础上,加速推动减油增化、2400万吨炼化二期等重大项目落地,持续提升芳烃、烯烃等高端化工品占比,夯实核心优势。

竞逐“新赛道”,当好“排头兵”。过去十年,苏州全市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民营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分别增长了5倍和3.2倍。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占比达85.5%;民营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中的占比从39.4%增长到56.1%。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重点行业和领域,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四大主导创新产业集群中,活跃着越来越多民营企业的身影。

“我们正全力把握经济复苏态势,沿着扎根苏州、面向全球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争当行业领跑者和排头兵。”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永刚介绍说,公司完成了对苏州晶端的全资收购,正趁势而上集聚技术资源、赋能公司未来快速成长,“苏州维信二期、墨西哥基地、昆山基地将在年内投产,临港基地年内开工,我们正向着打造千亿级先进智能制造平台的梦想全速前进。”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同心共创活力“峰”景

苏州作为举足轻重的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充沛动能,更需要秉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凝聚“四敢”担当的精气神,打开“八方共创”新格局,彰显企业家勇立潮头的新作为。

对标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这一次,苏州将眼光投向了深圳,7月6日,深圳市苏州商会举行成立大会,进一步扩大苏州发展大会的影响力,加快推动发展大会的成果转化,为苏州和深圳两地的企业家搭建共创发展平台。深圳市苏州商会目前入会会员有70多家企业,分布在金融、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建筑地产、医疗器械、物流供应链等各个行业。成立大会上,深圳市苏州商会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力合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创展谷、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等机构签约。通过该平台的建立,进一步融合两地企业资源,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苏州、深圳所需及自身所长,找准发展定位,协助会员企业在产业创新集群的生态系统中不断创新,找准赛道全力发展。

风物长宜放眼量。7月24日,苏州“企业家日”刚刚过去两天,苏州市工商联国际合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为引导服务全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推动工商联国际合作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同一天,第7期苏州“金企联沙龙”暨资本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活动成功举办。去年以来,苏州市工商联联合市金融监管局、人行苏州中支、苏州银保监分局等部门机构,通过创新开展“金企联沙龙”系列活动,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助力打造最优金融营商环境,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敢闯敢干。活动现场,苏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战略协议,通过探索制度化、规范化的合作模式,打通资本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桥梁。

两岸一家亲,共促新发展。7月26日,苏州市苏台工商协进会二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换届大会召开。苏州台企民企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天然的互补优势,通过此次大会召开,吸引两地企业家组团共创,深耕大陆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着眼于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长效服务聚“势”壮大,同心协力与“城”共进

关山万里路,践履作雄行。激励企业家敢于争先、敢挑大梁,更需要给足信心支撑。为此,苏州立体发挥政治引领、统战带动、助企发展的作用,以支持企业发展为宗旨,紧密对接“企业所需”和“统战所能”,通过深化“企业家日”系列助企服务活动,把脉问需,投石问路,提升涉企服务效能,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同心协力、与“城”共进。

6月中旬到7月中旬,市四套班子领导结合各自分工,根据工作需要和各县级市(区)工商联走访调研推荐名单,走访调研10家民营企业。同期市委、市政府召开一系列座谈会,面对面倾听企业家意见建议,通过听心声,看实情,设身处地为企业发展铺路搭桥,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各项问题。

一年365天每天都是“企业家日”,让营商环境“保热度、不降温”——这样的高度评价,并非来自口头承诺,而是来自实打实的行动。 “‘你永远可以相信苏州’,是我们在苏州企业的切身感受。”江苏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彬表示,生活在苏州、创业在苏州是一种幸运,苏州市委、市政府为在苏州来苏州奋斗创业的企业家所作出的积极努力,让每一位在苏州的企业家都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感和奋斗的获得感。

鹏程三千里,振翼从此始。7月初,苏州市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培养“新领航”计划首期训练营开班,训练营学员由来自各县级市(区)的近百名优秀青年企业家组成。“新领航”计划训练营聚焦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整合“政、产、学、研、资”跨界资源,搭建高质量互动式学习平台,特邀院士、学者、行业专家,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与立体跨界知识融合,进一步提升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战略思维、经营管理、市场拓展、资本运作、创新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传承弘扬企业家精神,以更大力度推动全市新一代民营企业家敢闯敢干。

同心聚势,推动民营企业“成其大、成其美”,7月份,苏州还开展了2021—2022年度苏州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和民营经济工作贡献突出单位推荐工作。通报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30名、民营经济工作贡献突出单位15个,让取得创新发展卓越成果的民营企业“出圈”“置顶”。

深耕厚壤聚“链”成群,同心同向助企前行

在新赛道上擂鼓奔腾,2023年,苏州民营经济跑出了精彩的“上半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苏州民营经济展现强大韧性活力,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产值9488.6亿元、同比增长5.2%;1—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3432.5亿元、同比增长11.9%。

加速产业聚链成群,努力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苏州市加码创新研发扶持,护航企业无忧成长,鼓励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根植营商环境的沃土厚壤,“新生代”企业的创新动能不断迸发。今年入围“苏州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的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闵大勇介绍说,企业历经十几年,研发出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广泛应用于激光智能装备、生物医疗等领域,目前企业已经开始向市场推出50瓦的单管芯片,为全球最高,实验室正在研发产品的工艺指标已经达到了单管66瓦。“从芯片到中间的这样一个核心的激光器,再到下游的激光装备,可以说目前已打通产业链,而且完全做到了自主可控。”

为什么选择深耕苏州?闵大勇感慨道,苏州的工业基础比较发达,产业链也比较完善,关键是这里的营商环境十分适合于创业型公司,“整个芯片产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重资产、长周期的投入,而且需要很多高端人才投入,所以企业这十年走过来还是非常艰难的,政府的支持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叫作‘不离不弃’,所以才有了企业今天的成功。”

从2018年起,苏州每年都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进行升级优化。今年“企业家日”发布的《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3》,已经是迭代升级后的“6.0版本”。时至今日,在“6.0版本”中,已经围绕优化提升市场环境、创新生态、政务体系、法治诚信、人文底色5个维度构建起全方位服务支撑体系,加快实现“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打造“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投资目的地。以优化创新生态为例,苏州围绕推动创新链加速跃升、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定了52项工作任务,包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升级实施“人才服务提升年”;制定名城名校中长期发展政策举措等,以细实举措提振创新主体发展信心,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民企担当。

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有力帮助了苏州民营企业稳信心、促发展。7月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六大方面的重点部署,系统化、全方位地擘画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蓝图,进一步提振了苏州广大民营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信心,激发民营企业家的创新创业激情。苏州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市将继续深入贯彻《意见》要求,主动对接发改、工信等部门,分层落实苏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对照《苏州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报告(2023版)》提出的短板弱项,引导各地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

以“企业家日”系列活动为新起点,苏州将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聚焦促进“两个健康”,加快统战工作融入民营经济发展方方面面,凸显苏州营商环境的温度与涉企服务的速度,持续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制度建设与创新能力同步提升,同心同向激发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