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近日,徐州市政府印发《徐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徐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充分发挥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资源集聚、要素集中的比较优势,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升级,推动产业延伸、裂变、融合,着力培育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产业链条,构建自主可控、系统完备、先进安全的未来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带动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提供产业支撑。
《指导意见》指出,加快培育氢能与新型储能、深地空间利用、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人工智能5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谋划布局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前沿新材料、虚拟现实、生物育种等前沿性未来产业,到2025年,“5+X”未来产业体系初现雏形。同时,密切关注未来网络、合成生物、量子科技、类人机器人等前沿科技领域,持续多方向、多路径开展不确定性未来技术预研,根据未来产业实际发展情况及时更新和扩充重点发展方向。
《行动方案》重点谋划2024-2026年三年时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提出建成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或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孵化和培育一批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建设和开放一批前沿科技创新应用场景,积极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为推动未来产业加快成为徐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实施核心技术攻关、中试孵化加速、未来产业育链、应用场景建设、创新人才集聚、科技金融赋能、产业创新治理、开放合作交流八大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全链条发展生态,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一步,徐州将保持定力耐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潜心研究技术变革方向,研判产业发展趋势规律,建立健全动态研究、滚动摸排、跟踪调整的工作机制,强化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联动,加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装备研制、成果转化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部署,统筹全市未来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