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上月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3年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徐州市159家企业通过认定。至此,全市累计获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6家。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都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在产业链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是各个行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强引擎”,并逐渐成长为推动徐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中均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能起到“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重要作用。为了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找准赛道,徐州市构建了一条“关键核心技术-产品-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全链条培育体系,引导在细分领域上找准特色,在大中小融通上找到机遇,在产业链上找到定位,帮助企业精准“补短板”“锻长板”。
上月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3年度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名单,邳州市市场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徐州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徐州杰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认定。徐州双创云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赛伯乐双创云城,则成为2023年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一年来,徐州市以“赋智、赋值、赋能”为主题,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等中小企业服务月系列服务活动,助力优质中小企业提档升级,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围绕去年初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目标任务,徐州市工信局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标杆引领与面上推广相结合、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壮大相结合,聚焦徐州市“343”创新产业集群骨干企业,依据企业所属产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主营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培育方向等参考指标,论证遴选优质中小企业,分级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
为持续加大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推进力度,徐州市工信局、市减负办持续优化完善优惠政策,继续延续税费减免政策、延长贷款贴息补贴、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贷款利率下调等一系列政策,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同时,发挥徐工集团等“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实施“龙头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基地”的发展战略,大力推动龙头企业引进、支撑项目落地、关联企业集聚,全力以赴打造标志性示范项目和龙头企业。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徐州市工信局联合银行、券商、投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到上市融资的链路,加速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投融资对接,让更多的企业可以解决融资困境。大力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更优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加大信贷额度、降低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