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数说江苏75年|一个个“第一”,见证经济支柱的诞生
时间:2024-10-03 07:07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默认

【数据】7.6亿元到4.9万亿元的跃升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江苏工业犹如巨轮,扬起创新与变革的风帆,驶向高端化的广阔蓝海。1952年,全省工业增加值仅7.6亿元,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攀升至4.9万亿元,占全国比重高达12.3%,工业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日益巩固。

回望江苏工业的发展历程,从结构单一到体系健全,产品不断丰富、产量大幅增长。粗钢产量从0.1万吨到1.2亿吨的飞跃,化肥产量从0.4万吨到187.1万吨的巨变,水泥产量从3.1万吨到1.4亿吨的突破,一组组数字见证工业由“大”到“强”的蓬勃发展。

步入新时代,江苏工业在“智造”领域大放异彩。2023年,江苏“新三样”出口高达1949亿元,占全国比重达18.4%,稳居全国榜首,出口规模同比增长12.3%,展现了江苏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领先地位。全省投资建成新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5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书写着江苏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壮丽新篇。

【解读】“弱且单一”迈向“强而健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不仅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更为经济增长提供澎湃动能。新中国成立75年来,江苏紧抓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创新型经济等重大发展机遇,奋发图强、砥砺奋进,工业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回顾江苏工业的发展轨迹:1952年,全省工业增加值仅7.6亿元,1978年增至117.1亿元,改革开放后,江苏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大。1992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2006年、2011年、2016年、2021年分别突破1万亿元、2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大关,2023年达4.9万亿元。2023年,江苏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8.4%,占比全国最高,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1.7%。“工业经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蒋昭乙分析认为。

观察工业经济,不仅要看经济增长之“量”,更要看制造转型之“效”、发展之“质”。1952年,纺织、食品两大行业产值在江苏工业经济中占比高达76.1%;2003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为江苏第一大支柱行业。“新中国成立75年来,江苏工业经济实现由弱到强、结构由单一到健全的巨大转变。”蒋昭乙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产业结构更是不断向高端化演进。至2023年末,全省拥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企业7885家,较2013年末增长66.2%;实现营业收入3.6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42.2%,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逐步成为江苏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结构的演进优化,推动商品品类日益丰富、产量迅猛增长。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只能生产纱、布、面粉、牙刷、肥皂等为数不多的日用消费品。“随着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钢铁、化工等原材料行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粗钢产量由1949年0.1万吨增至2023年1.2亿吨便是一个明显信号。”蒋昭乙认为,从出口商品来看,升级变化也十分明显,以光伏产品、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逐步替代以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老三样”,成为全省工业出口增长的新动能。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经济总量的扩张,离不开企业的发展。截至2023年底,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制造业企业有18746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2317家、超百亿元企业192家。“江苏孕育了众多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它们不仅是中国制造业的名片,更在世界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蒋昭乙举例说,以制造业为主的42家企业入选2023年中国企业500强;1504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5G工厂数量增至97家、灯塔工厂数量增至12家,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故事】从5吨到4000吨的跨越

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厂区入口处停放的一台绿色车辆样本,仿佛把时光凝固。“一九六三年三月,中国首台自主设计制造的Q51型汽车起重机在徐工重型诞生,标志着徐州成为中国工程起重机的发祥地。”展示牌上的这段说明,记录着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历史,也激励着每一位徐工人接续奋斗。

正是从Q51的5吨起重机起步,徐工一次次超越突破,在今年将最大吨位提升至4000吨,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目光移至上千公里外的鄂尔多斯市,徐工在今年3月新推出的XCA4000轮式起重机已运至风电场,即将大展身手。“目前已完成车辆组装,正在进行性能调试,计划‘十一’后施工。顺利的话,到时会以190米的高度打破全球吊装高度新纪录。”徐工重型全地面起重机研究所总体室主任李长青自豪地表示。

来到徐工15年的李长青,见证了中国起重机大发展的进程。“我工作后的第一个产品,在2010年首次突破千吨级门槛。后来经过近10年沉淀积累迎来爆发,2019年达到1600吨,2022年是2600吨,今年再上新台阶。”在李长青看来,徐工产品和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绿色化和新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带动了风电产业,我们在吊装设备上予以保障,实现‘双向奔赴’。”

从5吨到4000吨,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徐工起重机的奋进之路,凝聚着一代代徐工人的心血。“当年没有电脑,只能敲着计算器在纸上画图。5年研发历程中,仅是我负责的底盘部分,就有手绘图纸1.5万张,整机图纸超过3万张。”说起30年前推出的160吨起重机,62岁的徐工重型退休工程师朱亚夫依然记得每一个细节。

后来,这款有着“亚洲第一吊”美誉的产品,在1994年9月到北京参加展览,为新中国成立45周年献礼。“我们迎难而上,终于把这件事办成了。”朱亚夫说。

从战争时期的华兴铁工厂发展成世界综合排名前三的知名品牌企业,徐工正是靠着拼搏奋斗的精神不断攀登高峰。如今,徐工正积极拥抱智能化、数字化浪潮,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我们正在设计研发导航平台,集合各种流程指导设计,从原来的靠经验靠文本,转变为信息化应用,让技术人员有更多精力投入原创技术研发。”李长青告诉记者,平台应用后预计效率会大幅提升,以后不仅有师傅带徒弟,还有“平台带徒弟”。

当下,“智改数转网联”是徐工的“董事长一号工程”。徐工重型作为试点单位,正在加快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装配分厂,作为“领航工厂”正在打造“领航示范线”。22个工位全部配有电子大屏,实时显示出勤、生产计划、质量等5项指标。“系统平台把关键设备全部联网,整个生产情况通过数字化打通,在办公室就能看到。”徐工重型总体工艺研究所所长王振说。

智能化改造,在徐工重型持续推进。“200多公斤重的轮胎,原来要4个人配合机械进行装配,以后通过自动传输和自动装配、拧紧设备,4台机器就可实现无人化操作。”王振举例说明“智慧生产”带来的改变。更让人振奋的是,徐工重型新的厂区主体建设预计明年启用。这个厂区从设计到规划全部按照新标准,是一座真正的“智慧工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