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近年来,泰州市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厚积优势,策应国家英才、强基计划等,积极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着力在整体谋划、创新机制、建设队伍等方面,探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泰州模式”。
一、整体谋划,厚植工作基础。经过充分论证,制定高中“强基计划”后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改革中招录取方式,开辟创新人才选拔专门通道。姜堰区作为改革实验区,在课程建设、实施路径和培养策略方面先行先试,先后选拔多名学生开展理科实验教学和基础竞赛课程集训。市教育局每年安排经费用于强基计划和五大赛学科基地建设,各地再配套专项资金,有力支撑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二、创新机制,探索培养模式。在高中学校之间建立9个学科联盟,每个学校承担一到两个学科竞赛培训任务,加强与苏南学科竞赛强校合作。2023年全市学科竞赛取得了数学6个、物理3个、化学4个、生物3个(其中1个金牌)、信息学6个国家一等奖的好成绩。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开展“双高”合作。泰州中学、姜堰中学成为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姜堰中学与南京大学共建生命科学探究学习中心。泰兴中学加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推进高中学校与区域内小学、初中教育集团建设初高、小初高贯通制培养共同体,开展科学创新、数学应用、创意编程等社团或夏令营活动,培育创新素养。
三、聚焦重点,锻造教练队伍。在相关部门关心支持下,陆续从清华大学、中科大、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泰兴中学、泰州中学和姜堰中学分别引进3名、4名和10名高级教练,今后还将继续招引高层次人才。先后组织五科竞赛教练,赴北京、无锡、常州等地区集训456人次。目前,已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学科竞赛教练团队。实行主教练制,优化教练组合;学校之间强化联盟作用,学科教练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凝聚前进的强大力量。
四、聚力成才,培养“卓越领跑者”。组建五大竞赛学科集训队,三年来竞赛成绩突飞猛进。全市2021、2022、2023年获得国家奥赛一等奖人数分别为4人、14人、22人,全省综合排名跨跃提升。泰州中学尹楚涵同学入选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江苏仅5名)。泰兴中学戴思杰同学信息学国赛满分。省教育厅、人民教育、新华网等门户网站先后多次宣传报道该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