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是支撑“算力与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也是驱动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南京市麒麟科创园近日传出好消息,坐落于园区的南京智能计算中心二期已基本建成,部分设备已投入使用,吸引了不少人工智能企业上门寻求合作,目前二期上线的算力已被抢购一空。这是长三角地区已经投入运营的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全国产化智算中心。
据介绍,一期能提供的算力是每秒80亿亿次(八进制下800Pops),相当于50万台个人电脑摆在一起同时计算才能达到的水平,1小时即可完成100亿张图像识别、300万小时语音翻译或1万公里的自动驾驶AI数据处理任务。如今二期建成,算力能达到每秒180亿亿次(八进制下1800Pops),总算力较一期实现翻番。每秒180亿亿次的算力,相当于14亿人口以每秒计算一次的速度,不眠不休算上40年。
去年南京智算中心专门发布优惠政策,以“算力券”和“算力折扣”两种形式为广大企业提供更优质的算力资源、更有力的服务保障。其中,算力券时长从24小时至96小时不等,每周发放不少于2400小时;算力折扣则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分为A、B、C、D、E五类,市内外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初次使用的个人用户均有优惠,算力使用价最低折扣为基准价的30%起。
不仅算得出、算得快,还价格实惠,这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人工智能企业主动来宁寻求合作。目前中心已打造30多个大模型,服务了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寒武纪行歌在内的上百家科研院所、高校机构、创新企业,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超亿元,增加经济效益超10亿元。
南京市高度重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已获科技部批复,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此外,南京市还在江北新区布局建设了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其与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合作孵化了多个科研大模型。
据悉,随着二期基本建成,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已形成集算力、算法、数据、运营于一体的服务生态,成为华东地区主要的计算力生产中心和供应中心。下一步,南京市将加速推进南京智能计算中心三期项目建设,最终将建成理论峰值为每秒1250亿亿次(1250Pops)的智算中心平台,力争3年内在全国范围形成以麒麟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生态圈,进一步加速基础型、行业类、应用型大模型落地,助推南京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化发展,更好支撑南京“东数西算”枢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