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从九个新看江苏经济新走势丨构筑新型能源体系 加速动力变革
时间:2024-03-25 07:49 来源:新华日报 字体:[ ]

● 报告原文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 新词解读

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能源”被提及12次,成为高频词。去年,我国能源资源供应稳定,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启动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得益于技术创新,我国新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过去10年光伏成本下降了90%,风电成本下降了50%至60%,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旨在提升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促进经济增长。”江苏大学管理学院资格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朱宾欣解读说,江苏海域辽阔,碳排放低、稳定性强、形式多样的海洋能源,可成为新能源发展、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朱宾欣认为,破解海洋能源技术不成熟、投资成本高、海洋生态破坏等难题,实现高质量“蓝色引擎”澎湃推动江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关键在把握“新”字——

“新智能运维”“新技术发电”赋能海洋能源生产。江苏可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海洋能源设施智能检测、精准预测和维护管理,提高海洋能源生产稳定性。同时,发掘新材料、提高转子和发电机效率,攻克海洋环境腐蚀、侵蚀和高压力等挑战,提升海洋能源生产持续性。

“新海洋液压蓄能”“新深海氢气贮存”保障海洋能源储存。当前,新型储能日益成为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及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江苏应创新液压装置和控制系统,强化液压蓄能装备海况适应能力,抚平海洋能源储存波动性;同时,开发深海氢气储层,探索高效储氢材料,改进储氢密度和效率,增加海洋能源储存安全性。

“新减排手段”“新运输体系”绿化海洋能源运输。挖掘新型环保能源替代品,提高运输工具能效,减少运输过程碳排放,提高海洋能源运输环境友好性;智慧升级运输体系,数据驱动物流网络改善,协力发展绿色海运联盟,深化海洋能源运输资源节约性。

“新能源法规”“新节能技术”优化海洋能源使用。江苏还应更新能源政策和法规,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鼓励和支持海洋能源替代利用,拓展海洋能源使用渠道多样性;以及突破能源节能技术开发瓶颈,研发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损耗,降低海洋能源使用资源浪费性。

“新共享理念”“新合作机制”合理海洋能源分配。江苏可革新省内能源分配规划,推动开发利用信息流动,合理确定各地区能源需求,提高省内海洋能源分配公平性;设立江苏省内和省外能源共享机制,搭建海洋能源技术交流平台,实现江苏与外省互帮互助,强化省外海洋能源分配互惠性。

● 江苏作为

“一心两脉”实现“火电+”转型

当前,我省逐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依赖化石能源的传统发展方式正在转变,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国能常州发电有限公司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在认真分析自身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公司主动打破围墙、融入城市,坚持“城市需要什么,电厂就供给什么”的理念,围绕“火电+”,走出一条“一心两脉”——以高效清洁煤机为中心、做城市的能源供应动脉和循环减负静脉的“火电+”转型发展道路。

日前,记者来到国能常州发电有限公司一线,了解到公司在国内率先运用GE技术开展两台汽轮机通流改造,热耗下降达480kJ/kWh。数据显示,公司通过大力挖掘机组供热潜力、推进供热技改项目,2023年以来供电煤耗达到288.3g/kWh,单机供热能力400吨/小时,在国内同类型机组中保持领先。

“公司积极协调江苏电信落地算力中心,完成重要科技技术攻关,建成全国首个‘火电+’算力中心项目。推进核电版DCS火电先行示范项目,完成全国超级DCS火电‘首台套’试点任务。”国能常州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左克祥告诉记者,聚力前沿科技攻关,公司提前布局研究高温超导磁储能、纳米粒子储能、磁悬浮飞轮储能等技术,密切跟踪CO_2高效转化燃料技术,锻造火电企业新质生产力。

践行低碳发展使命,国能常州发电有限公司还提出,要持续发挥融入城市发展,为社会赋能作用,持续向城市提供电、热、气、水、冷、污泥、压缩空气、固弃物等多种能源介质。

“比如,推进废水梯级利用和末端雨水、废水零排放治理,开展危废管理及固废消纳,可助力无废企业、无废城市建设。”左克祥介绍,公司依托二期项目拓展城市中水消纳新路径,预计全年消纳中水500万吨。同时,公司将大力开发“新能源+智能农业、渔业、制造业”等应用场景,实施乡村振兴驭风计划,挖掘分散式风电资源,推进零碳工厂、零碳校园建设,持续擦亮绿色名片。

“创新发展为公司和地方带来了显著的协同效益,目前综合能源产业年创效达2亿元以上,成为常州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亮丽名片。”左克祥介绍,以公司综合能源供给为支撑,地方相继引进了年用电量13亿千瓦时、供热量40万吨的世界第一钢铁企业卢森堡安赛乐米塔尔项目,年用电量5亿千瓦时、供热量80万吨的睿恩新能源材料项目等。公司目前具备对外供应电、热、气、水、冷多种能源介质,综合能源利润逐年上涨。

聚焦新赛道,左克祥表示,为进一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公司提出,将聚焦科技创新赛道,深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把创新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