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民生无小事,民生连民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省政府安排12类55件民生实事,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经省领导同意,今天我们召开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杭海先生,省财政厅副厅长倪国强先生,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女士,省民政厅副厅长邱泽森先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范信芳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朱岷女士。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魏赟。首先,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杭海先生介绍情况。
杭海(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见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编排实施一批群众呼声高、受益范围广、社会效益好、财力可持续的民生实事项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安排,下面我对省政府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和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编排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
2023年,全省上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心贴近人民群众,以实干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推动民生实事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努力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经过共同努力,2023年省政府13类55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增进民生福祉取得新成效。具体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覆盖更加广泛。进一步发挥《江苏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对我省民生实事的引领作用,根据《规划》和《标准》确定的基本公共服务“十有三保障”,持续扩大优质服务供给。55件民生实事中,含延续实施2022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35件,通过接续发力,在一年接着一年干中,让群众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变化和新体验。同时,新增群众呼声强烈、反映时代特色、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的民生实事20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是实施更为有序。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强化“月跟踪、季调度、定期督查”全过程推进措施,形成省有关部门牵头落实、各设区市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完善要素保障、定期调度、重点督办等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对民生实事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推动各有关部门压实责任、倒排工期、责任到人,切实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三是成果更有温度。严格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省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评议意见,将构建长效机制与具体项目一同谋划、一体部署、一并实施。同时,把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融入主题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精准聚焦、取得实效。
四是宣传解读更加深入。为更好促进民生实事项目直达快享,去年,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全面介绍民生实事项目编排实施情况。7月下旬,再次召开“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包括民生实事在内的民生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与此同时,省相关部门精准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及时发布单项民生实事进展实效,持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今年1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关于省政府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对省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在民生实事方面所做工作和取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二、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编排情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年度民生实事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去年10月以来,我们按照“部门提出、研究论证、征求意见、上报审议”的程序,开展2024年度民生实事编排工作,并多轮征求省级机关各部门、各设区市等方方面面意见。为使编排工作更加贴近代表心声、体现群众需求,省政府委托民生实事编排牵头单位两次向省人大常委会进行汇报,省人大常委会充分听取网上征集和人大代表意见,相关意见建议充分吸纳至民生实事项目方案。
经履行相关审议程序后,2024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方案作为政府工作报告附件,在今年省两会期间受到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一致好评,已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以我省“十四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为框架,按照12类进行编制,包括幼有所育(4件)、学有所教(3件)、劳有所得(3件)、病有所医(10件)、老有所养(4件)、住有所居(2件)、弱有所扶(3件)、出行便利(4件)、环境改善(6件)、文体服务保障(8件)、公共安全保障(2件)、基层服务保障(6件),合计55件民生实事。其中13件为新提出、42件为接续实施。
在编排工作中,我们重点把握了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全局性,深入贯彻最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等部署要求,新增或优化完善部分项目。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将“组织青年参加就业见习”等继续纳入,新提出“建成‘苏青驿站’200家”项目,让更多的新毕业大学生和年轻人才留在江苏。围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在乡村振兴中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将“治理农村骨干河道、农村生态河道”“整村推进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等继续纳入,新提出“新建村内道路、田间道路4000公里”项目。
二是强化针对性,积极吸纳各方意见。认真研究社会各界和人大政协等各方意见,扎实谋划体现我省民生实际需求的项目。瞄准我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短板,提出“新建13家县级妇幼保健院”等项目。针对交通事故处理周期长、流程繁等反映集中问题,提出“新建75个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中心”,实现轻微交通事故“一拍即走”。
三是注重实效性,把好项目编制质量。继续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实施,形成“1+1+1”的民生实事方案,即:1个总体方案、1个项目汇总表、1个任务分解表。每件民生实事均有量化目标,逐条明确建设内容、年度投资、财政保障、政策依据、责任部门、设区市任务,做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与实施条件相适应,确保“可感知、可落实、可支撑、可考核”。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下一步,根据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省各有关部门将民生实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建立完善横到边、纵到底的落实体系,进一步细化明确项目时序进度、资金筹措和要素保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项目实施,用狠抓落实的力度传递民生实事的温度。我的发布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谢谢杭海副主任。下面,请省财政厅副厅长倪国强先生介绍情况。
倪国强(省财政厅副厅长):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江苏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财政部门加强民生实事资金保障的有关情况。
一、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财政资金保障情况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心怀让人民幸福这个“国之大者”,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大财政投入,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强民生政策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243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9%;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95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达80%。
民生实事是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省财政坚决扛起民生保障投入主体责任,全力保障2023年省政府13类55件民生实事落实到位、取得实效。一是优先支持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安排60.1亿元支持新开工城镇棚户区改造12.67万套、基本建成12.63万套,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基本建成8.96万套,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04个,持续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安排20.8亿元支持新治理400公里农村骨干河道,创建13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完成1000个以上行政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提升行动。二是持续加大财力下倾力度。一些民生实事需要省与市县共同推动,省财政在落实好省级支出责任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对下转移支付,2023年省对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达2971亿元,其中,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均衡性转移支付较上年预算合计增加超过15亿元,帮助市县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底线。三是努力形成支持民生工作合力。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鼓励发挥慈善事业、社会捐赠作用,支持以社会募捐等方式筹集资金建设2000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梦想小屋”,开设2000个“爱心暑托班”。
二、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财政资金安排情况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把民生作为财政支持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全面支持基层治理、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一是预算优先安排。各级财政坚持财力向民生、向基层倾斜,把2024年度省政府12类55件民生实事作为保障重点予以优先安排。立足“学有所教”,在四年安排16亿元支持省属高校建设学生宿舍的基础上,省财政新增安排8.58亿元支持维修改造600栋高校学生宿舍,进一步改善学生居住环境。持续推动“环境改善”,继续安排14.05亿元支持新治理400公里农村骨干河道,新建200个绿美村庄、改造提升100个原绿美村庄,创建14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是资金精准分配。针对12类55件民生实事,省财政分类施策、精准滴灌。对社会福利、就业、养老、困难群众救助等民生实事,统筹考虑不同区域、人群、领域的社会保障需求,加强基础数据和项目库管理,完善相关专项资金的因素法分配机制,健全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等挂钩联动机制,提高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三是财力持续保障。统筹需要与可能、当前和长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落细落实重大民生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既主动回应群众需求期盼,又注重合理确定民生实事资金的补助范围、补助标准和补助方式,推动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与实施条件相适应,确保民生保障更加巩固更可持续。
民生连着民心,也维系着责任。省财政厅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健全民生稳定投入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推进我省民生保障走在前提供坚强财政支撑!谢谢大家!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谢谢倪国强副厅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各位记者朋友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来提问,提问前请说明供职于哪一家媒体。
央视网记者:“住有所居”类别民生实事项目,一方面聚焦老旧小区改造,一方面聚焦保障性住房建设。请介绍下有关工作情况以及采取哪些举措确保实事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范信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住有所居”工作的关注!去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承担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镇棚户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省政府“住有所居”民生实事项目,都已经按时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连续7年被纳入民生实事予以重点推进,去年全省共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17个,惠及居民户数约50.2万户,改造建设完工率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计改造老旧小区约1.4万个,总惠及居民约500万户,其中2000年底前建成的小区占比达到90%。整体来看,老旧小区改造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提升了群众居住品质,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受到老百姓的肯定和欢迎。2021年以来,省统计局和省社情民意中心连续3年调查结果均显示,近九成老百姓对老旧小区改造表示满意,大部分评价指标高于平均水平,改造成效明显。城镇棚户区改造连续11年被纳入民生实事予以重点推进,去年实现城镇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9.48万套、位居全国第二,基本建成18.85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连续2年被纳入民生实事予以重点推进,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去年实现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17.02万套(间)、位居全国第三,基本建成11.74万套(间)。全年城镇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共完成投资1337亿元,占全省重大项目年度完成总投资五分之一以上。“住有所居”工作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既改善了老百姓居住条件、圆了困难群众“安居梦”,又改变了城市面貌、完善了城市功能,还拉动投资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江苏高度重视“住有所居”工作。2023年初,我厅提请省政府同意,由省政府办公厅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市县人民政府,明确工作要求,压实主体责任。我厅认真抓好落实:一是严格目标责任制管理。采取按月通报、现场观摩、专项督查,召开工作推进会、专题协调会等多种方式,加强日常调度,积极推进年度计划实施。二是落实各项支持政策。与省有关部门一起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63.58亿元,全部及时分解下达。指导各地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23年共落实277.91亿元专项债。强化对“住有所居”民生实事项目的金融服务支持,落实好增值税、房产税等优惠政策。三是强化考核评价和激励支持。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考核评价结果纳入省政府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考评,同时与省有关部门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激励支持地区考核,将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市县上报省政府通报表彰,通过典型引路,在全省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2024年,省政府确定的“住有所居”民生实事包括: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60个,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城中村改造60707户,新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2447套,新开工(筹集)保障性住房6315套,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的“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要求,聚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确保把“住有所居”民生工程办好办实。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稳妥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扎实推动新市民和农民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部署,及时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市县,加快完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力争年度目标任务在今年11月30日之前全面完成。希望新闻媒体界朋友一如既往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谢谢大家!
健康报记者:“三八”妇女节马上就要到了,女性健康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请问省卫生健康委,在为广大妇女提供更加优质高水平健康服务方面,采取哪些举措,取得哪些进展?
朱岷(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谢谢记者朋友提问!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妇女健康工作,把多项妇幼服务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我想就其中两项工作作一介绍。
(一)妇幼保健体系建设。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我们为广大女性朋友提供健康服务的主阵地,建优建强服务体系一直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前期,在综合考虑地区人口分布特征和医疗资源布局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常住人口50万以上的县(市、涉农区)妇幼保健院建设,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8亿元,现已建成40家县级妇幼保健院。今年将“新建13家县级妇幼保健院”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继续扩大女性健康服务供给。为了能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针对影响广大女性身体健康的一些疑难疾病和重大疾病,省财政继续加大投入,提升医院防病治病能力和水平。我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和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在去年国考中分别列全国第二和第五。希望通过这一轮建设,有更多更高水平的妇幼保健机构能够在全国走在前、做示范。
(二)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今天正好是“国际HPV知晓日”,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帮助更多人了解HPV疫苗接种工作。这项工作也被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23年,我委联合省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医保局、药监局、总工会、妇联等制定了《江苏省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30年)》。去年全省完成HPV疫苗首剂接种33.3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适龄人群接种率达到81%,接种覆盖率提前完成2025年目标。我们主要采取3个方面措施。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省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6700万元,我委积极协调疫苗生产企业加大疫苗供应,保障不同价次HPV疫苗供给,这些举措有效保障了广大女性“愿种尽种”。我委采取分层分类、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对项目实施单位和接种医务人员进行全覆盖培训,确保接种顺畅、安全。二是加强宣传普及。我们制作了统一的HPV疫苗接种宣传折页、动漫视频供各地宣传使用,组织权威专家走进校园开展科普宣传,发放“致家长一封信”,有效提升在校适龄女生及其家长、教师对HPV疫苗接种认知度和项目参与度。三是不断优化服务。我们针对在校适龄女生的学习时间特点,扩充接种单位,增设晚间、周末接种门诊,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一对一包干机制等,进一步提升接种效率。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这项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90%女孩15岁之前接种HPV疫苗”目标,努力做到“应种尽种”,为预防女性宫颈癌发生、保障女性生殖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柔肩扛重任,巾帼显担当”。最后,我要向所有的女同胞送上最美好、最真挚的祝福。祝各位姐妹身体健康、节日快乐!谢谢!
新华日报记者:“学有所教”广受社会关注。省教育厅在谋划教育类民生实事项目上有哪些考虑,具体推进工作又有哪些举措?
顾月华(省教育厅副厅长):谢谢记者提问!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教育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理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办好教育事业,持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江苏和全国一样,呈现出学龄人口结构性矛盾,有关学段学龄人口持续攀升,办学资源面临较大压力。推进教育资源建设,是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基石,更是确保每个学生有学上、上好学的前提保障。去年,省教育厅承担的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改造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省属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等3项民生实事,均与扩大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密切关联。全年新建改扩建40所普通高中,新增普通高中学位供给近5万个。完成600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改造提升,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室视觉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得到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好评。省属高校共建设学生宿舍66.5万平方米,有效缓解了学校宿舍资源供给压力,改善了学生住宿条件。
今年,省教育厅牢牢把握教育民生属性,继续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作为省政府教育类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持续推进。比如,继续推进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聚力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推动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继续推进建设省属高校学生宿舍,扩容高校办学空间。特别是,今年民生实事任务中,我们增加了省属高校学生宿舍维修改造项目,将在改善大学生住宿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服务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上下功夫。工作中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注重规划布局。建立学位需求动态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建立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协同机制,在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优化教育公共服务,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注重省级统筹。进一步加强与省各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及用地等要素支持,切实推动项目落地。指导各地、各高校建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三是注重跟踪问效。进一步指导督促各地、各高校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办实事求实效。省教育厅将采取月跟踪、季调度、定期督查等措施,压实责任、组织协调、重点督办,切实打造质量过硬、群众满意、经得起检验的精品项目、放心项目,把教育民生实事办成真正民心工程。
下一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和省各有关部门加强协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强化资源供给,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欢迎媒体朋友们继续关心、监督、指导和提醒,谢谢!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苏适养老”,加快完善多层级的养老服务体系。今年在“老有所养”的类别中,省民政厅安排了3项民生实事,请介绍一下情况。
邱泽森(省民政厅副厅长):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老龄工作的关注。我省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2023年全省户籍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042.99万人,首次超过2000万;户籍人口老龄化率26.02%,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作为承担老龄工作牵头职能的部门,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省民政厅承担了6项省政府民生实事,其中3项是为老服务的项目,我们在安排项目时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聚焦老年群体的迫切需求。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特点。我们在为老服务民生实事的项目安排上,重点关注当前老年人普遍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比如,针对老年人“一餐热饭”需求,我们将继续改造提升500个城市社区助餐点,进一步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向社区延伸,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方便可及、多元主体供给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心、放心、省心的助餐服务。比如,针对农村老年人“养老不离村”的需求,我们将继续改造提升1000个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村级养老服务阵地,推行政府扶持、多方参与的互助养老模式,打造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比如针对老年人数字鸿沟,我们将继续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年培训50万人次,便利老年人出行、就医、业务办理等,有效地缓解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
其次是突出项目的连贯性。今年民政领域三项为老实事都是延续了往年项目。其中,改造提升“城市社区助餐点”和“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这两个项目是从2023年开始实施的,去年全省已改造完工并投入运行553个社区助餐点、1043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广泛服务周边的老年群体,取得了积极成效。“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这个项目是从2021年开始实施的,目前已经累计培训171万人次,受到老年群体好评。为保证政策的延续性、项目的连贯性,今年我们继续推进这三项惠民实事,力求进一步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促进老年人积极健康地参与社会生活。
三是注重政策的联动性。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1号文件,围绕发展银发经济提出26条措施,其中将“扩大老年助餐服务”放在了政策措施第一条,从国家层面对老年助餐服务作出明确部署。今年,我们在推进民生实事的同时,将同步部署实施“舒心助餐”专项行动,年底前全省范围内以县(市、区)为单位实现老年助餐服务政策全覆盖,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
下一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高站位部署推动、高标准组织实施、全方位协调联动,确保把这些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真正让民生实事暖民心、惠民生。借此机会也衷心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多年来对民政工作、老龄工作的关心支持,谢谢大家!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会后还可以进行单独采访。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