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徐州市以绿色建筑为先锋,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绿色转型,旨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近期发布的《徐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这一宏伟目标的具体路线图。
根据《实施方案》,至2025年,徐州市将有效遏制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增速,并在2030年前迎来碳排放的峰值。这一里程碑式的目标,将通过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城市的精心打造、绿色低碳社区的全面建设以及绿色低碳建筑的大力推广等一系列举措来实现。
在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方面,徐州市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3年的数据显示,全市城乡建设领域新增节能量高达31.17万吨标准煤,超出年度任务目标283%;新增碳排量82.92万吨,完成率高达276%。城镇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连续多年保持在100%,新建绿色建筑面积达到2505.73万平方米,远超年度任务的295%,其中包括1845.04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和660.69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此外,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新增730.23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激增至1600兆瓦,浅层地能建筑应用面积达到49.36万平方米。
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徐州市将通过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提升城市更新绿色低碳水平、强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维度措施,全面推动城市向绿色低碳转型。特别是在城市更新中,徐州市将坚持“留改拆”并举,推进小规模、渐进式更新,避免大拆大建,以实现城市的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社区的建设也是徐州市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建设美丽宜居街区、创建绿色低碳社区、提高社区智慧管理能力,徐州市致力于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预计到2025年,全市将有60%以上的城市社区达到绿色社区创建要求。
在推广绿色低碳建筑方面,徐州市将继续强化绿色低碳建筑设计、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推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等措施。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将全面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装配式建筑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比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