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在文化体制改革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文以铸魂,一脉弦歌奏新韵
时间:2024-07-14 07:02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默认

悠扬水韵,穿行于文明的经纬;击水中流,激荡着改革的浪潮。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任务。担负起这一重要使命,改革是关键一招。

从立基布石、架构天工,到深耕广袤、硕果累累,江苏始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罗盘,航行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的壮阔蓝海。文化体制改革,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沃土。江苏勇于探索,挥毫泼墨,于中华文明的长卷上绘出绚丽的当代篇章。

传承于心

“千万不能用GDP考核一个城市的古城区,就像你不可能叫一个80多岁的老先生去和20岁的小伙子比力气,我们要比的是智慧、是内涵。”6月底,站在游人如织的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苏州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站执行主任阮湧三深有感触地说。

79岁的阮湧三出生在平江路,他的长兄阮仪三曾主持编制平江路街区等保护规划,被称为“古城卫士”。每到夏天,幼年阮湧三就竖着耳朵在楼窗上等,一听到船家唱歌叫卖西瓜,他就知道,西瓜船来了,“他们扔西瓜的动作,就像在打排球”。

让阮湧三感慨的是,如今,“老苏州”生活并没有消失。大家夏天摇着扇子纳凉,冬日聚在巷弄“孵太阳”,评弹与昆曲的旋律,从门户间流淌而出。“这就是乡愁的味道啊!”

一个富裕起来的社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历史文化?“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绘就的古城保护利用“新样本”——不搞大拆大建、修旧如故、尽量留住原住民,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全完善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活态传承机制;弘扬革命文化,实施革命文化保护利用工程,建立健全革命文化保护机制……江苏扎实推进一系列改革措施,筑牢体制机制,在凝心铸魂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红色文化如何更好地传承于心?今年3月1日,《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正式实施,为我省更好地弘扬革命文化“建章立制”。

连日来,来自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工作小组奔赴浙江、上海等地,走访多位新四军百岁老战士,开展手印征集工作。“前段时间,我们还特地去上海,留下了施老的手印,为历史留下了珍贵见证。”6月29日,113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去世的消息传来,让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朱卓十分痛心。

“我们一直在进行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的探索。”朱卓介绍,馆里注重保护好革命旧址的时代烙印,让每一位走进军部旧址的观众,沉浸式感受新四军在盐城战斗和生活的场景。

“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用先进思想引领人,尤其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青年人如何树立信仰,找准人生方向?2017年5月,江苏创新打造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刚一亮相,就备受青年学子关注。8年来,“马青说”创新通过辩论赛、诵读沙龙、沉浸式表演等形式,专家们用通俗的语言来解开思想“疙瘩”、理论“扣子”,收获大批青年粉丝。

“转变话语体系,让理论从抽象到具体,从深奥到通俗,真正说到青年的心坎上,这就是‘马青说’不断出圈的原因。”新江苏传媒(中国江苏网)编委张妍妍说。

新征程上,文化自信越坚定,变革创新的活力越强劲,砥砺前行的动力越充足。

何以“爆款”

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江苏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一批“爆款”文化产品、文化现象,乘“新”而来、迎“新”而舞,让人感受到锐意改革激发出的澎湃活力。

“我早上坐下来到现在,电话就没有断过。我们8月会回到南京演15场,但票还是超级难抢。”江苏大剧院副总经理李斯思采访中不时被“打断”。

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爆火之后,各地发来的演出邀约接连不断。自2021年9月在南京首演以来,舞剧《红楼梦》已在全国巡演超过110场,斩获中国舞蹈艺术最高荣誉“荷花奖”。

何以“爆款”?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以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江苏大剧院的新路子,就是以经典文学题材为主要方向、以联合多个制作方为主创模式、以打造生产型表演艺术中心为主要目标的原创剧目生产制作通路。

“会跳舞的名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该剧监制的李斯思回忆,2019年,一群年轻的剧院工作者,在江苏本地文艺题材库中投票,最终选出了充满古典与青春气息的《红楼梦》。他们深知,如今剧院的观众平均年龄只有27岁,想“抓”住他们的眼球,唯有推出真正的精品。

以改革谋发展、激活力,舞剧《红楼梦》耀眼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江苏打造全国领先的创作生产体系、优化文艺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近年来,江苏重磅出台一系列制度、办法,不断健全政策支撑体系,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同样能把四面八方观众“诱惑”至一座城的,除了舞剧《红楼梦》,还有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扬州三湾之畔,刚刚过完3岁生日的这座博物馆,已经成功跻身全国热门百强博物馆前十名,一年吸引超420万人次前来打卡。这座博物馆的“引流密码”是什么?“文旅融合的属性,决定了它不靠藏品的丰富性、重要性取胜,而是要通过美好的体验,让观众真正理解大运河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联。”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

初到“零人员”起步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时,郑晶也曾担忧新组建的、平均年龄约30岁的年轻团队难以担当重任。但在近3年的实践中,她愈发觉得,年轻反而意味着更多可能,“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有效地向公众传达文化,传递知识。”

这个网红打卡地,正是全省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生动写照。率先编制出台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成立全国首只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出台江苏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1+1+6+11”规划体系……江苏以整体设计引领保护传承利用,形成了示范效应。

以文化人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加强优质服务供给,城乡“文化圈”持续扩大,线上线下惠民节目异彩纷呈……江苏以改革为抓手,聚焦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更好地以文化人。

江苏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首批试点、最早全域推开的省份,共有2.2万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江苏大地落地开花,凝聚群众、引导群众,让党的好声音传遍千家万户。

“怎么把一家家实践阵地建成群众想来、爱来、愿来的地方?建设成为群众‘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溧阳市文明办负责人说,当地的经验是,把阵地建到基层的“神经末梢”。

溧阳后街新村社区辖区基本都是老旧小区,居民区内几间闲置小屋被改造成文明实践点,每周向居民公布7天不重样的服务项目,包括义诊、理发、手机课堂等,这处群众身边的“温馨港湾”大受好评。

去年以来,全省根据百姓作息时间,创新开展“点亮星夜”“温暖秋冬”文明实践活动,“量体裁衣”创新场景,促进服务群众“零距离”。

“不是在演出,就是在演出的路上,我们一个县级剧团这样的节奏,全国应该不多吧!”6月13日晚,涟水县淮剧团精心编排的大型现代淮剧《村里有个管得宽》刚在江苏省委党校演出完,全体工作人员就抓紧时间准备回程的行囊。

团长翟永军掰着手指头算起“幸福的烦恼”:常年在全县16个镇街、园区126个百姓大舞台演出,年度演出场次高达200多场,多次进京参加全国重点剧目展演等活动……获奖无数的涟水县淮剧团,被业内称为淮剧“涟水现象”。

谁能想到,这个剧团曾经一度陷入生存“绝境”。“怕”字当头,还是“敢”字当先?团里摸索出一条基层文艺院团改革新路——群众说爱看农村戏,就从外面请来擅长农村戏的编剧袁连成;缺年轻演员,就从其他团里借。带着泥土的芬芳,他们为百姓献上一台台好戏。

近年来,我省持续深化文化行政体制改革、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伴随着陆续出台的各类艺术基金、精品剧目扶持等政策,剧团有了指引,也有了“托举”。如今,当地整合县淮剧团和县文化活动中心资源,成立涟水县淮剧艺术中心,为剧团核定编制、员额指标,让演职人员心无旁骛搞创作。翟永军连连感叹:“好风凭借力!”

聚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我省建设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综合性文化集团,同时不断完善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博物馆体系。

2023年,南京接待游客2亿多人次,全市博物馆就接待了3448万人次。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心目中,南京博物馆界干的一件大事,就是2014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开创了博物馆“总分馆”制度的先河,将南京市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等在内的7馆1所“打包”成南京市博物总馆这个“超级矩阵”。

“接下来,总馆会继续找准定位,整合与创新并行:突出在地博物馆、市民家门口的博物馆等特色。结合馆藏文物和城市文化,展览展示注重突出古都文化、文明之光。突破展览空间,打造无边界的博物馆,助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博物馆之城’。”宋燕说。

正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江苏文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步履不停,一路向新,迎向更美风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