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初,如皋在上海交通大学“大零号湾”建立第一个“飞地孵化器”以来,先后建设了5家,经过两年的探索,累计孵化项目105个,包含霖鼎光学、崟冠科技、五源航天、光织科技、力集泓光等一批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的项目,初步形成“一线孵化、如皋转化”的协同创新模式。
飞地孵化是重要的跨区域创新合作模式,通过引进懂产业、会创新、能交流的科创型人才,找到产业协同发展的结合点,通过前端平台和后端产业的“双向奔赴”,促进跨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的“双链融合”。
上海科创资源富集,如皋制造业家底雄厚,在聚力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大背景下,如皋主动出击,与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华东理工等高校共建,打造了5家飞地孵化平台,分布在上海市的闵行、嘉定、杨浦、徐汇等4个区。
在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中,如皋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合攻关、重大平台共建共享等协同机制,实现创新资源“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形成“飞地”发展模式——走出去,在上海建科创飞地,供研发和孵化优质项目;引进来,在如皋完成中试及产业化落地。
如皋从研发、孵化、融资、扩张等方面,为飞地项目打造“全生命周期”优质营商服务环境。在南通率先成立科创投集团,推出规模5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如皋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代办中心在上海设立离岸审批服务专窗,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免费代办和审批“—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