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首页 > 要闻动态 > 地方动态

南京市5个“生态岛”试验区入选省级试点名单

时间:2024-08-12 15:17 来源:南京市政府办公厅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公示了2024年生态岛”试验区试点项目入库名单,全省共有15个项目入选,其中南京市5个,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南京新济洲“生态岛”试验区作为全市唯一的一级建设等级项目上榜。

新济洲生态岛试验区依托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分为生态保育区、科研观测区、宣教服务区、提升修复区、水生生物保护带五大区域。其中,生态保育区是试验区的核心保护区域,将建立必要的保护和监测设施。科研观测区是试验区的特色区域,将建设新济洲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等科研观测和救助场所,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开展系列科研项目。宣教服务区将通过适度开展科普宣教活动,提高大众对湿地的认知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除了新济洲“生态岛”试验区,南京市建邺江心洲“生态岛”试验区、老山“生态岛”试验区、溧水无想山“生态岛”试验区、六合金牛湖“生态岛”试验区等4个项目也成功入选此次省级试点,预计2025年年底前建成。

近年来,随着国土空间高强度的开发,我省生态空间遭到不同程度挤占,自然生态破碎化趋势加剧等问题随之而来。2022年,江苏决定开展“生态岛”试验区建设。

“生态岛”怎么建?省生态环境厅为此印发《江苏省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方案》,设置生态质量、环境质量和生态产品三大类19项具体指标,并根据生态功能价值大小、人为干扰程度高低等划分一级、二级、三级标准,分批建设38个“生态岛”试验区。

南京市“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而是尊重实际,充分彰显生态本底特色。例如,老山野生植被和药用植被种类多,国家保护、珍稀濒危等物种种群数量多,所以老山“生态岛”试验区(二级)突出中华虎凤蝶保护小区、以獐为代表的偶蹄类动物饮水点、野生药用植物培育保护等项目建设。江心洲“生态岛”试验区(三级)则秉持人岛和谐共生理念,除了建设各类生态保护项目,还将打造江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验基地、江心洲生物多样性普惠平台,引导更多人参与、体验生物多样性保护。

随着南京市各个“生态岛”试验区的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加速推进,其在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及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正得到进一步体现。

在新济洲“生态岛”试验区,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目前这里已发现各类生物资源1704种,包括国家Ⅰ级、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61种,其中动物50种(Ⅰ级保护6种,Ⅱ级保护44种),植物11种。老山“生态岛”试验区建成后,预期将新增观测物种30种以上,指示生物类群生命力指数提升5%以上,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提升5%以上,重点物种保护率达到100%。

“南京此次共有5个项目入选2024年省级‘生态岛’试验区试点,一方面体现了南京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展现出该市丰厚的生物多样性家底,涵盖山林、平原、湿地等丰富且独特的生物及自然生态系统,赋予了南京建设‘生态岛’试验区得天独厚的优势。”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芦昱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生态岛”试验区也不能建完即止,应当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结合后期生物多样性跟踪观测结果,不断修正完善、补齐短板,让“生态岛”试验区真正成为“野生邻居”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