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发布深化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实施方案
时间:2024-09-02 15:12 来源:常州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近日,《常州市深化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实施方案》出台,聚焦孤独症人群及其家庭现实需求,立足常州发展实际,为积极创建全面有效的筛查、诊断、康复、教育、就业、托养、家庭赋能、社会融入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新格局,推动全市残疾预防工作走在前、做示范,促进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目标到2025年末,建立健全孤独症早期筛查诊断康复、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成年孤独症就业创业、重度孤独症托养照护、社会环境友好包容、政策保障协调支持等全程支持服务体系,帮助孤独症人群及其家庭更好融入社会生活。

健全孤独症早期干预支持服务。包括“推进普及健康知识宣教、优化三级筛查网络、提升早期诊疗能力、增强康复服务质效”等4项举措,落实6个具体项目,确保筛查评估、诊断随访、转介康复等闭环服务管理平台行之有效,0-6岁儿童接受过孤独症筛查比例(初筛率)达80%以上,其中8-24月儿童筛查率达到90%、2-6岁儿童筛查率达到80%并逐年升高;0-6岁心理行为发育初筛异常儿童接受复筛的比例(复筛率)达60%以上;复筛阳性患儿诊断(评估)率达70%以上;接受筛查的儿童监护人孤独症核心信息知晓率达80%以上,切实推动残疾预防关口前移,孤独症儿童实现“应康尽康优康”。

完善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包括“保障全面接受义务教育、发展学前融合教育与职业教育、提高特教融合教育质量、深化‘医康教’一体发展”等4项举措,落实9个具体项目,创新建立“医康教”融合发展研究工作室,不断加强分类建档与跟踪服务,实现适龄孤独症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全覆盖,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与职业教育“两头延伸”,各区至少确定1所普通学校和1所幼儿园作为孤独症融合教育试点,打造一批示范性学前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职业实训基地。

营造社会友好包容支持环境。包括“拓宽就业支持渠道、完善托养照护服务、加强家庭关爱赋能、创新社区融合共建”等4项举措,落实7个具体项目,着力提升孤独症人群展能赋能与增强社会友好包容力度,组建、培养就业辅导员队伍并建立委派与督导机制,创新试点建立一批孤独症人群融合示范社区,以“家-校-社-医”联动,为孤独症人群和家庭提供全面有效的生活照料、就业支撑和关爱帮扶,切实改善孤独症家庭困境、增强生活信心。

强化组织实施支持保障。包括“强化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实施保障、社会引导”等4项举措,落实11个具体项目,推动各地牵头建立跨部门合作会商机制,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密切联动,创新打造“1+7+N”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格局,加强政策集成与贯通衔接筑牢保障体系,着力构建全媒体、多阵地宣传格局,广泛发展公益慈善与助残社会组织力量,推进钟楼区省孤独症全程服务试点地区发展走在前,进一步在全市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关爱孤独症人群及其家庭,更加和谐温暖的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