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扬州市财政部门始终坚持理财为民理念,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财力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将75%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入到民生领域,以政府“紧日子”换百姓“好日子”,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
2024年,该市财政部门统筹运用税费减免、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兑现各项社保及公益性岗位补贴3.5亿元、惠及5.4万人;全市投入104亿元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扬州中学新校区开工建设,扬大附中广陵新城校区、扬州职大高邮湖校区建成投用,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稳步推进,在第一轮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中位列15个示范城市第2名;投入资金4.9亿元,支持卫生健康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市妇女儿童医院二期项目全面开工,市中医院新院区病房楼主体封顶;安排文化旅游和体育支出11.9亿元,建成开放隋炀帝陵遗址公园、非遗珍宝馆、扬州影视基地等重大文旅项目26个;支持举办文化惠民活动超2500场次、群众性体育赛事超1000场次;加大困难群体保障力度,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830元,安排救助资金2.6亿元,救助各类困难对象4.8万人次;统筹各级财政资金72亿元用于对社保基金补助……民生工程建设的点点滴滴,逐步叠加起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新的一年,扬州财政“蛋糕”将进一步倾向民生,在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百姓关注的领域加大投入,确保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确定的民生实事如期完成,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025年,该市将进一步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亿元,推进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建设。市本级安排教育支出17.4亿元,强化教育经费保障,支持办学条件提升,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7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