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南通市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改善医疗服务等工作,年内新增三级中医医院1个、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1个、获批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4个。
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看得见。南通市积极推动医疗资源“由好向优”。通大附院东院区、南通市中医院孩儿巷院区、南通市妇保健院儿童大楼投入使用,市民看病就医更便捷;结合本地群众看病就医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病种,启动市级临床优势专科培育行动,遴选首批10个专科,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在37个科室开展医康融合试点,推动康复贯穿临床全过程,百姓就医体验感更好。实施“医路沪通”行动,与上海的8家医疗机构、44个科室新建合作关系,引进新技术80项、开设上海专家门急诊6万余次、实施手术4000余台,患者家门口享受沪上同质化医疗服务。
公卫能力建设打出“组合拳”。南通市紧抓疾控体系改革机遇,聚焦传染病防控和疫情应对处置核心能力,积极推进沪苏通卫生健康领域公共服务新合作、新发展、新突破,赋能长三角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建设,开展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任务,遴选专兼职疾控监督员41人,入驻31家试点医疗机构开展疾控监督工作。
医卫体制改革推出“新动作”。南通市以上下联动为重点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打通人员、技术、服务、管理下沉通道,累计下沉112名主治以上医师。在海安、如皋启动县域医共体药学服务能力建设,成立医共体审方培训基地、建设中药饮片云平台,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用药目录衔接统一。推进市区10家三级医院“一院一策”结对帮扶20家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累计派驻专家162人次、累计坐诊2794天,百姓家门口看名医成为现实。
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摸得着。健康南通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海安市通过省健康县区评估,海门区人民医院通过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验收;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保持稳定上升态势,提升至40.45%,较2023年提高2.78个百分点,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高质量发展新路越走越宽。全市卫健系统通过“事业+产业”双轮驱动,聚焦重大疾病临床诊治和重大生物医药产品创新,完善临床研究和应用支持体系。建立医疗机构与本土生物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常态化联系机制,与崇川区签订医教研产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市肿瘤医院等4家市直属医院与东南大学数字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开展合作,举办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大会、2024南通健康文化市集活动等,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