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推进背街小巷市容环境整治和精品特色街区建设
时间:2025-01-20 17:35 来源:扬州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默认

2024年,扬州市为提升人居质量,切实改善市民群众身边的居住环境,聚焦“急难愁盼”市容问题,完成了15条精品特色街区建设,为居民打造了整洁有序的公共空间。

背街小巷既是普通市民生活的空间,也蕴藏着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更是检验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第一考场”。该市通过背街小巷市容环境整治和精品特色街区建设,让市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变化,让整洁的街巷成为展示城市发展、留住文化记忆、体验市井烟火的“窗口”。

据介绍,2024年全市建成的精品特色街区共有15条,包括宝应县1条:鱼市口;高邮市1条:熙和巷;仪征市1条:浴堂巷;江都区2条:滨河路、明珠路;邗江区2条:望月路步行街、教院路;广陵区3条:彩衣街、万寿街、大东门街;扬州经开区2条:迎新路、荷香路;生态科技新城1条:九圩路;瘦西湖景区2条:重宁南巷、重宁北巷。

治理前,该市城管部门充分发挥责任规划师、建筑师作用,走街串巷摸排问题,逐一对各街巷建立问题台账,“一户一策”科学制定治理实施方案。治理后,对照标准“完成一条、验收一条”。通过整治提升,沿街店铺门牌店招焕然一新,街巷彻底告别垃圾乱倒、非机动车乱停等“脏乱差”问题,颜值大大提升。

整治过程中,各地城管部门坚持“一巷一策”,凸显小巷特色,深挖街巷承载的文化特色,在治理过程中不单追求商业化,而是具有精品意识,探索城市“微更新”,最大限度保留街巷老味道。在街巷整治提升中,对街巷风格定位做到接地气,尊重原生态,结合历史和建筑功能,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彰显特色。各条街巷进行整治提升时依据原有格局、材质施工,留住乡愁记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