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经开区:政治监督护航营商环境 跑出低效用地盘活加速度
时间:2025-01-27 08:23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默认

为进一步提高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淮安经开区聚焦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利用专项监督围绕工业用地持有、经营、交易、处置全过程服务管理,压实责任处置,强化执纪监督,以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低效用地盘活加速推进。

高位推动强部署,纪巡联动持续发力。经开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把推进低效用地提质增效作为全区“一把手”工程,区纪工委统筹巡察机构、营商环境办公室与纪检监察力量深入查找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经开区26家单位全员上阵,将全区219户低效企业纳入全覆盖管理。工作组按季度召开低效用地盘活利用专项推进会,研究在处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各职能部门现场会办。根据巡察反馈及重点项目处置需要,不定期召开“一企一策”攻坚专题交流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及责任单位点对点研究具体问题,形成书面交办单,纪工委跟进督办,保障机制顺畅、落地见效。

跟踪问效抓落实,分类施策提升成效。通过协调审计等监督力量,对35个重点攻坚项目的“违法建筑、房土两税缴纳、协议违约”等情况进行调查梳理,深入发现资源监管不够有力、盘活质效不够明显等突出问题,形成200余条处置意见,并以此为抓手加快项目攻坚。区纪工委靠前监督,召开专题会议会办攻坚6次,开展专项督查17次,印发督查通报4期,问责处理3人。通过专项监督,各职能部门高效履职,对尚在经营但产出贡献低、质态差以及土地利用率低、未实际生产的“两类”企业,分别采用提振税收、清理地块实现盘活。截至2024年12月,已有108家低效企业通过税收、增资扩建、嫁接盘活等方式达到提质增效序时,全区低效企业税收6年实现贡献增长12倍,持续呈现向上向好态势。

行业属地聚合力,营商环境提标升级。区纪工委以“敢担当”攻坚事项为牵引,精准运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机制,为敢于“冲锋在前”的一线干部鼓劲撑腰,营造“做给基层看、带着基层干、帮助基层撑”的浓厚氛围。近年来经开区枚乘街道累计帮助14家企业完成提质增效任务,服务的民夏特种线材等低效企业实现亩均税收年度目标,真正形成全区“共下一盘棋、共同抓落实”的工作导向。营商环境领域相关职能部门与属地街道加强联动,深入推进项目服务帮办、政策供给保障等方面改革事项,为企业落户、扎根提供更优质服务。全区累计盘活低效用地10441.27亩,其中收储存量土地2432.73亩,节约资金超30.61亿元,工作成效位居全市前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