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如皋市下原镇强村公司南通皋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3个基地内,400亩天目山小香薯迎来采收高峰。
薯田内,一台台挖薯机轰鸣驶过,将一个个体态修长的“甜蜜金疙瘩”从土里刨了出来。近300名村民弯腰捡拾小香薯,逐一装筐,再由搬运机运到车上。“早上6点半开始下田干活,还能和老伙计们一起聊聊天,在家门口就把钱给挣了!”村民姜竹余说。
“抓住晴好天气组织抢收,力争一个星期全部收完。”陈桥基地负责人陈子芬介绍,今年是他们种植天目山小香薯的第一年,虽连续遭遇多次台风暴雨,但总体亩均产量仍达3500余斤,丰收“薯”光在望。
“一直以来,‘我有什么,就拿出来卖什么;别人种什么,我也跟着种什么’,是农户传统的思维惯性。”下原镇农村工作和社会事业办公室主任刘丽说,近年来,当地致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数据找品种,靠科学种田。
天目山小香薯是杭州临安的亿元产业之一,每年的电商销量占全国薯类的70%以上,这几年常常供不应求,迫切需要找寻新的区域种植。在杭州做电商的如皋人吴战梅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商机。她邀请临安最大的小香薯种植和销售公司负责人洽谈,希望将临安小香薯引种到家乡。
如皋是世界长寿乡,下原镇是锌、锗、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叠加区之一,尤其是人体可吸收的硒含量占比更高,有着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双方一拍即合,由临安提供天目山小香薯种苗和种植技术,下原镇则负责土地流转和人力保障。
为了更好推进小香薯产业,下原镇组织4个村(社区)合作社和民营企业江苏源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成立强村公司,创新打造“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强村公司统一流转土地、提供技术指导、对接市场销售,让村民“零风险”参与种植。
这种“种苗+技术+土地”的跨省协作模式,让天目山小香薯今年6月在下原镇扎下了根。依托富硒土地,致力打造“如皋富硒小香薯”品牌,同时借助利润分配机制,赋能强村公司,让更多村居分享产业红利。
从9月开始,小香薯迎来采收季。从田间地头收上来的小香薯,被统一转运到强村公司鲜薯分拣厂,通过选果机高效运转分成小果、中果、大果3个等级对外销售,这也正是如皋富硒小香薯品牌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保障。据了解,目前订单供不应求,超过150克的大果,强村公司留着加工红薯条;30克到70克的小果被餐饮企业老乡鸡的供应链公司全部订完。强村公司已在着手安排明年将小香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
“如皋富硒小香薯的含硒量比国标要求的高出5倍。”拿着权威部门出具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临安合作伙伴十分惊喜。这位种植小香薯20多年的临安人告诉记者,如皋种出来的小香薯口感更软糯香甜,而且无筋无丝。
“家人们看过来!”直播间内,主播们带着满腔热情开启“直播模式”。为避免“丰产不增收”的现象,下原镇提前布局规划,打造“原”野之声“一村一主播”,通过电商直播拓宽销路。策划“喜庆丰收薯你最棒活动”,并邀请本地直播达人吴苏农与百名主播,走进香薯地头分享农产品带货经验。
“土特产是乡村振兴‘富矿’,越挖越有、越挖越多。”下原镇党委书记申燃说,下原镇将精准锚定“土特产”优势,深耕品质、延伸链条、注入文化,致力结出更多乡村振兴“致富果”。